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 | 基本信息公开 | 规划计划 | 规划纲要
关于海沧区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来源: 海沧区发改局     日期: 2015-09-09 11:39     字号: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海沧区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5年计划草案提请区第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4年,全区上下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立足全面深化改革、建设美丽厦门的新形势、新动力,以“盯”的精神、“促”的办法,强力推动征拆、固投、产业攻坚战,实现了经济社会的新增长、新发展;国民经济较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提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综合实力从全国百强区第20名跃升至第15名,从投资潜力百强区第19名上升至第18名。全区主要经济指标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呈现了稳中有进、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努力为加快福建发展、建设美丽厦门多作贡献,较好地完成区第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确定的各项指标任务(见附件)。

  (一)经济社会发展实力稳步提升

  2014年,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先后成立经济工作应急、应对和服务三个领导小组;成立“三三制”多个服务小组,按照“五盯”、“五促”强有力地推进企业增资扩产和产业新项目建设;继征拆指挥部之后,又成立固投指挥部和产业指挥部并开展“百日攻坚”,全区主要经济指标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83.13亿元,增长13.1%,高于年初《政府工作报告》中11%的预期增长目标2.1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增幅3.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035.33亿元,增长11.7%;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93.42亿元,增长21.9%;区级财政总收入155.7亿元,增长17.2%;区级财政收入25.1亿元,增长23.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4.69亿元,增长21.5%合同利用外资3.32亿美元,增长24.8%;实际利用外资2.53亿美元,增长6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1%主要经济指标中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区级财政总收入、区级财政收入、合同利用外资、实际利用外资等多项指标增幅均高于年初预期目标,较好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节能减排等指标任务。

  (二)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去年的0.469.37:30.23调整为0.2864.97:34.75,第三产业比重达34.75%,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4.52个百分点。

  先进制造业发展健康有序。建立并实行“三三制”重点产业项目推进机制,开展“五盯五促”,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完成1035.33亿元,增长11.7%,超过全年10%的预期目标,对经济支撑作用明显。我区工业通过调整产品结构、导入新产品、扩大产能增加产量等方式实现较快增长。109重点工业企业实现产值952.92亿元,占全区规上工业产值92.04%,净增产值24.05亿元,增产上亿元的有船舶重工、烟草工业、长鸿光电等20家。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增长11.0%,占工业产值比重达37个百分点。

     新兴产业加速成长。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信息消费、住宅产业化等新兴产业,积极构建“3+3+6新产业体系。完善生物医药港生产配套和生活服务功能,加快厦门生物医药协同创新中心项目及通用厂房建设,力促大博医疗、三九军大等科技领先项目投产。生物医药产业保持两位数增幅,全年34 家规上生物医药企业产值达109.54亿元。信息消费产业有新突破,建成全国首个信息消费体验区;全国首条覆盖免费WIFI 道路——海沧大道建成投用;全省首个综合性信息消费体验馆——海峡两岸信息消费体验馆正式开馆;电子商务产业园正式启用。住宅产业化示范园区加快建设,园区道路及市政设施开工建设。

     服务业快速发展。港口物流业迅猛发展,东南国际航运中心核心港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2014年上半年集装箱吞吐量、进出口额首次双双超过东渡港,实现历史性突破。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达6704.91万吨,增长12.4%,其中集装箱吞吐量476.42万标箱,增长25.2%临港产业蓬勃发展,石油交易中心全国首个成品油网上交易品种上线交易,累计完成总交易额2898.67亿元;中油海峡等项目加快推进,红酒交易中心等项目稳步成长。商贸业持续繁荣,陆续举办“大黄鸭”慈善募捐、“两岸特色庙会”、“乐活节”等商贸活动,带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14.69亿元、比增21.5%,增幅全市各区第一。大陆首个两岸影视版权交易中心——海峡文创中心正式动工;海峡两岸中医药博物馆封顶;台湾风情商业街正式开业。嵩鼓航线日渐升温,日均游客实现翻番。融信、泰地、正元、日月谷二期等综合体加快建设。

     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厦门生物医药港获批成为全省唯一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海沧生物科技公司成为全省首个国家级生物医药科技企业专业孵化器,成立厦门生物医药协同创新中心,设立专家生物医药虚拟研究院。“海纳百川”人才计划持续深化,出台《海沧区引进重点高校毕业生暂行办法》,全市唯一入选“人才强县”试点单位。

  (三)城区承载力不断提高

  港区建设加快。加快推进疏港通道建设,港区集疏运路网建设有序展开,海景路(港南路至马青路)建成通车,海新路、海翔大道等主干道加紧施工,港北路开工建设,海新路货运隧道、孚莲路高架、建港路西段等加快前期工作进展;全国首个第4代全自动化的远海码头完成验收、投入试运营,IOI棕榈油、中储粮直属库搬迁项目开工,全市首个服务外包产业园区在保税港区开建。启动绿色港口规划建设、加快11#液体化工泊位、20-21#泊位等在建工程建设,推进海沧南港区项目前期工作。东南国际航运中心总部大厦加快推进。

  新城建设加快。双湾双城两手发力,马銮湾新城、海沧湾新城比翼双飞。泰禾地块、泰地海西、融信海上城等项目进度加快,完成慈济东宫主宫修缮及民俗广场建设,加快推进海峡两岸中医药博物馆、日月谷二期酒店扩建及汽车旅馆项目建设。厦门儿童公园开工建设,持续打造台湾风情美食街、海沧一日游、最美乡村游等。获评“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文明城区考评再创佳绩,在城区文明程度指数测评中获得“五项全优”。

  市政设施日臻完善。马青路二期、兴港路改造、孚莲路改造、马銮海堤开口改造、海沧海底隧道接线端工程等进展顺利,翁厝立交、马銮湾新阳大道、灌新路马銮湾段、囷瑶泵站、生物医药港片区给水加压工程等开工建设。建成双十附属中学地下停车场,启动海沧实验中学初中部、绿苑海景地下停车场建设及海沧医院停车楼建设,重点区域停车难问题将有效缓解。

  重点项目推进力度加大。坚持固投周例会、重点项目区长双月调度会、管线迁改等项目推进的长效工作机制,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93.42亿元,增长21.9%;全年安排重点建设项目51个,完成184.26亿元,完成年度计划135%;东南国际航运中心总部大厦、泰地海西中心、融信海上城三大重点项目比学赶超,合计完成32.64亿元,占全区固投量11.12%

  新农村建设持续推进。大力扶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霞阳阳云外口公寓、石塘外口公寓动工建设,东埔、洪塘、海沧等村民服务中心招商顺利。全面启动西山、岭上等24个美丽乡村建设和院前、祥露、浦头等27个村庄污水治理,完成许厝、东坂、山后17个村庄污水治理。大曦山郊野公园建设初显成效。西山村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典型案例被省住建厅推广,洪塘村被评为中国十大最美乡村。

  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顺利通过国家级生态区验收,获评宜居环境建设示范创建区。植树造林连续四年全省领先,绿化考评全市“六连冠”。过芸溪流域环境整治成效明显,持续推进大屏山公园、蔡尖尾山郊野公园、天竺山景区等生态公园建设,大力推进“点、线、面”城乡环境综合整治。

  (四)民生保障更加有力  

     社会事业不断推进。民生事业占公共财政支出近八成。着手与华中师大对接开办海沧附校,率先全省实现“校车工程”全覆盖;厦门双十中学海沧附属学校、第二实验小学、北师大海沧附属小学、霞阳小学三期工程建设完成,佳宏幼儿园、佳鑫幼儿园、新绿幼儿园秋季学期投入使用;体育中心小学、临港科技第一幼儿园等项目加快建设。海沧医院二期扩建工程顺利封顶;长庚医院护理院顺利开放,设置住院床位50张,总开放床位达到800张;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门诊量同比提高57%;建立三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双向帮扶机制;开展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工作,并顺利接受国家评审专家组的考核验收。体育中心二期、东孚镇和新阳街道文体中心建设加快,成功举办全国击剑冠军赛、女子马拉松半程赛等系列国际性赛事,首次承办厦门国际马拉松5公里、10公里跑赛事。完成安置房工程年度建设任务,水云湾建成投用,新月湾、临港新城一期I组团完成主体建设,东坑花园、兴东花园、大溪花园等项目启动建设。

     社会保障日益完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801元,增长10.5%,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525元,实现全省“九连冠”,增长10.1%。全区27个村卫生所(卫生服务站)实现医保刷卡和基本药物零差率,占总数93%,全市比例最高,方便农村居民家门口看病就医。城乡养老参保率和城乡医疗参保率达100%,被征地养老保险参保人员和低保对象财政补贴标准全市最高。救急难工作入选全省唯一“民政部救急难平台试点单位”;入选全省民政综合改革发展两个试点单位之一。“新厦门人服务综合体”获评“福建省社会组织孵化示范单位”。

     创建管理新机制。在三级网格化全联动的基础上,打造智慧社区体验屋、社区信息服务云平台,让公共管理和服务进到群众家中。获评全省县级行政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示范点,推进三级便民服务中心标准体系建设。启用区级“三规合一 ”业务协同平台,推进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再造,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限。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新设立企业办件量翻番,办理时限压缩至4天。

  (五)对台交流合作更加密切

  经贸合作更加紧密。加大对接台湾绿色能源、生物科技、观光旅游、健康照护、文化创意等优势产业力度。台湾上市公司基亚生物落户海沧。推进海峡两岸影视版权交易中心及总部基地(海峡文创中心)、海峡两岸中医药博物馆的项目建设。海沧台湾风情商业街开街,成为全国首个台海文旅、经贸交流街区。发挥海峡两岸信息消费体验馆等平台优势,促进台湾电子商务企业的引进,打造对台交流合作的新载体。

  交流交往更加深化。成功举办第六届海峡论坛·两岸特色庙会、第七届海峡两岸保生慈济文化旅游节、两岸(厦门海沧)女子半程马拉松赛、2014海峡两岸(厦门)乐活节等对台盛会。举办2014海峡两岸(厦门海沧)社区共同缔造论坛、两岸社区治理观摩研讨会,推进两岸社区交流互动经验互享,设立全国台联两岸社区交流基地。成立两岸义工联盟,台胞义工志愿行获评“政府创新中国十佳经验”。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全区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在困难面前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各项主要经济指标顺利完成年度预期目标,但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一是产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石化外迁已提上日程,新兴产业尚在培育,工业增量匮乏、存量企业停产和减产面较大、重点企业带动作用较弱,工业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二是三产方面,航运物流、旅游产业等有待进一步做大做强;商贸业对石油类依存度较大(石油类销售额占限上商贸业的约60%),石油价格持续下行,对我区销售额影响较大。三是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园区配套仍需加快。

  二、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及主要工作建议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的重要指示,以“美丽厦门·活力海沧”为定位,加快转型发展,解放思想、昂扬精神、真抓实干,努力实现率先发展、率先突破,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提前谋划“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

  按照区委工作部署,结合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建议安排2015年全区生产总值增长13%2015年主要指标预期目标建议见附件)。完成这个目标任务艰巨、困难很大,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多做努力。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建议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激发港口建设活力

  主动融入自贸区建设,承接东渡港区业务转移,做大做强临港产业,加快东南国际航运中心核心港和总部建设,推进投资环境国际化、市场化。

  加快自贸区建设。研究落实厦门自贸区试点任务工作,完善信息化辅助管理系统,做好上海自贸区制度创新成果的复制推广。叠加保税延展货物、国内贸易等功能,开展非保税物流、非保税加工业务,推动区内企业拓展国内市场。加快培育保税物品销售、融资租赁、文化保税、大宗商品交易等现代服务新业态。推动进口保税商品展示销售中心建设,探索保税物品区外销售新模式

  繁荣港口物流。一是加快推进重点项目。推进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加快海沧南港区前期工作,加快嵩屿港区二期、海沧港区20-22#泊位等项目建设;推进中盛统一和太古冷链物流、东南国际铁路物流中心建设。二是加快完善集疏运道路体系,加快建设海新路南段、海新路货运隧道和孚莲路高架等港区对外通道,抓紧推进建港路西段、建港西路、港北路、困瑶路等区内交通路网建设,构建港区和后方交通快进快出通道,实现人、货分流,构建便捷的集疏运体系。三是做大临港产业。加快推进IOI棕榈油、中储粮一期、中盈糖仓等项目建设,突出发展石油、粮食、石材、钢铁、红酒等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抓好厦门首个专业化服务外包产业园建设,打造百亿产业园。

    (二)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着力“强二进三”,加快传统产业提升,强化创新驱动,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信息消费、住宅产业化等新兴产业,探索发展大健康产业,构建“3+3+6”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优化提升先进制造业。一是加快实施“退二进三”项目,统筹考虑工业区分布、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等因素,加快柯达工业园地块、世佳化工地块等提升改造;二是推动转型升级、加大扶持力度,鼓励开展技术改造,重点扶持通达电子生产自动化技改、法拉电子二期等技改项目;三是促进增资扩产,推进长塑实业、法拉电子等企业增资扩产。全面提升工业企业结构调整资源优化配置,推动存量资产调整,优化工业产业结构和布局,提高传统工业竞争力。四是全力开展企业服务工作。结合我区实施的“三三制”全面开展企业走访工作,掌握企业生产动态,了解企业困难,帮助企业解决问题,鼓励企业增产多销,促进工业经济促增长。

  加大培育新兴产业。优化发展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新材料、建筑现代化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厦门生物医药协同创新中心项目及通用厂房建设,扶持特宝生物、蓝湾科技、金达威、万泰沧海等企业,着力引进行业龙头企业。打造集“健康研发、健康制造、健康医疗、健康管理、健康环境”为一体的大健康产业,建设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加快推动钨业能源新材料及研发中心等项目建成投产。加快厦门信息消费产业基地建设,推进华录、海尔华南总部等企业尽快落地。加快厦门住宅产业化示范园区建设,力促中铁等项目落地。

  大力发展商贸旅游业。继续推进海沧生活区、新阳片区、东孚新城等几大商圈发展。完善沿马青路两侧汽车交易市场布局,推动汽车文化商城项目建设;继续推动玛瑙、油画等文创产业发展,夯实与岛内商贸业错位发展的基础。推进融信洲际酒店、泰地万豪酒店、正元希尔顿酒店、未来海岸大酒店等高端酒店项目建设,深度开发天竺山景区,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推进日月谷温泉度假村二期建设,丰富青礁慈济宫景区养生旅游内涵。紧抓嵩鼓航线调整机会,加快完善嵩屿码头周边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嵩屿码头、水秀、乐活岛、儿童公园等系列项目,切实提升我区旅游产业发展水平。

  (三)完善城区功能配套

  着力提高承载力和宜居度,以“两山两湾两城”为格局,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实现“有城有市”,打造“完整城区”。

  突出基础设施。全面完善交通枢纽、主干道路和停车场建设,合理规划建设停车场,形成快捷通畅的道路交通网络。进一步完善环卫、排洪设施,提升水、电、气等与城区功能紧密相连的市政设施建设,重点推进囷瑶污水泵站、汤岸污水泵站、马銮污水泵站及管网建设,推动污水厂改扩建、海新路市政隧道、农村污水管网、缆线入地等项目,提高城区承载力。

  突出城乡一体。继续保持造林绿化全省领先。推动厦门儿童公园、龟山公园等一批公园建设。按照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农业精细化的理念,推进城镇化建设,加大农村改造,发展智慧型都市农业,打造特色乡村,构筑优美村居。

  突出“双城并举”。加快马銮湾新城开发,推动新阳大道、轨道2号线、灌新路等区域间交通干道建设,加快马銮湾清淤护岸工作。加快泰禾地块、万科海沧城、五华广场、海西龙郡等项目进度,厦门一中海沧校区、海沧进修学校附属学校、新阳西综合公共服务中心等开工建设。持续提升海沧湾新城,推动海沧湾岸线整治工程,推进沿海沧湾游艇码头、海上新世界、嵩屿码头旅游综合体等项目。同时,持续推动教育均衡工程、优质医疗工程等,推动社会事业发展,为新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四)推进“百姓富·生态美”

     着眼“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促进生产、生活、生态共赢发展。

  着力百姓富。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工伤、生育、失业等保障体系,加大对残疾人的扶持帮助,提高社会求助、医疗求助发展水平。完善各项就业扶持政策,落实《促进就业和民生保障十大措施》。切实提高村民收入,通过各种办法帮助被征地农民和海域退养渔民就业再就业。按照《海沧区扶持农村集体经济项目管理办法》,加快推动农村集体经济项目筹建,发展现代都市农业。

  着力社会事业。继续加大教育投入,续建海沧中学教学楼重建、囷瑶小学扩建一期、科技第一幼儿园、体育中心小学、海沧职专二期等项目,新建海沧中学教学楼重建二期、囷瑶小学扩建二期工程、锦里小学扩建等13个中小学幼儿园项目,着手规划选址特教学校。推进与华中师范大学合作办学,加快厦门一中海沧校区建设。力促海沧医院二期建成投用,力争桥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东孚卫生院迁建项目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继续推进标准化村卫生所建设。加快推进体育中心二期主体育场和游泳跳水馆、东孚文体中心和海沧湾休闲健身公园以及村(居)全民健身设施建设;继续推进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建设一批村(居)全民健身设施,举办第三届国际武术大赛、海峡两岸(厦门海沧)女子半程马拉松赛等赛事。建成临港新城一期I组团、兴东鑫花园一期安居房,加快建设兴港花园四期、东坑安居房、兴东花园、京口岩二期3#4#楼、临港新城一期II组团等安居房项目建设。

  着力生态美。进一步巩固生态建设成效,推动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工作,继续加大造林绿化力度,推进农村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开展大气污染专项整治,提升空气质量,推进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推进重点企业污水深度治理工作。推进海沧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

     持续创新社会管理。深入开展“美丽厦门共同缔造”活动,坚持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不断夯实基层基础,为发展凝聚力量、提供动力,建设美丽厦门共同缔造示范区。不断完善三级网格化联动管理体系,加快推进区级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持续抓好文明创建、民生保障、安全稳定的各项工作。

  (五)推动两岸深度融合

     以“两岸一家亲、共建新家园”为目标,继续先行先试,积极构建两岸深度融合的共同新家园。

  推动产业对接。推进与台湾绿色能源、生物科技、观光旅游、健康照护、都市农业、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的合作,推进两岸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加强东南国际航运中心、生物医药港等对台平台载体建设,加快推进海峡两岸影视版权交易中心及总部基地(海峡文创中心)、海峡两岸中医药博物馆,打造两岸交流合作的新载体。

  深化交流交往。继续举办两岸社区共同缔造论坛,建立两岸社区治理常态化的交流合作机制,完善台胞融入社区的社会管理服务体制。加强两岸音乐交流合作,打造“音乐厦门”两岸流行音乐季。加强对台宗亲、民俗、体育交流,弘扬保生大帝信俗、蜈蚣阁、送王船等民俗文化,扩大闽南文化的影响力。

  各位代表,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对“十二五”规划的圆满完成、推动我区全面建设“美丽厦门·活力海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将认真落实区委的决策部署,依法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抢抓机遇、率先发展、率先突破,扎实完成本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为加快建设“美丽厦门·活力海沧”而努力奋斗!

  附件:

  海沧区2014年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和2015年主要指标预期目标

   

  

 

  附件:

  海沧区2014年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2015年主要指标预期目标

  指标名称

  单位

  2014年 

  2015

  预期目标(%

  预期(%

  完成

  比增(%

  一.全区生产总值(GDP

  亿元

  11

  483.13

  13.1

  13

  二.规上工业产值

  亿元

  10

  1035.33

  11.7

  10

  三.区级财政总收入

  亿元

  13

  155.7

  17.2

  12

     区级财政收入

  亿元

  16

  25.1

  23.1

  13

  四.固定资产投资额

    (不含农户)

  亿元

  13

  293.42

  21.9

  12

  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20

  114.69

  21.5

  20

  六、合同利用外资

  亿美元

  持平

  3.32

  24.8

  15

     实际利用外资

  亿美元

  10

  2.53

  61

  10

  七.城镇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  

  

  12

  35801

  10.5

  10

    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2

  20525

  10.1

  10

  八.节能减排

   

  完成市级

  下达指标

  完成市级

  下达指标

  注: 2015年主要经济指标预期目标为增幅。

  

  


  一位区领导、一位中层干部、一位联系人”和“一套服务办法、一笔扶持资金、一种奖励措施”

  五盯:即盯目标、盯企业、盯项目、盯工地、盯活动;五促:即促增产、促投产、促竣工、促开工、促引进

  三大中心:航运物流中心、运营服务中心、旅游康体中心,三大基地:信息消费基地、生物医药基地、建筑产业化基地,六大千亿产业集群:港铁物流和临港产业、石油贸易产业、生物医药产业、信息消费和数字产业、建筑现代化产业、高新技术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