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海沧区委扶贫开发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海沧区2024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方案》的通知
时间:2024-03-29 16:56

区委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现将《海沧区2024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方案》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中共海沧区委扶贫开发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

  2024年3月29日

  海沧区2024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方案

  为统筹推进我区2024年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根据中共厦门市委 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厦委发〔2024〕3号)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按照中央及省委、市委、区委农村工作会议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以城促乡、城乡融合发展,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坚决守牢确保粮食安全、防止规模性返贫等底线,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走出具有海沧特色的农业农村现代化之路。

  二、重点工作

  (一)抓好粮蔬等农产品稳产保供。坚持稳面积、稳单产双手发力,坚守1100亩、400吨粮食生产底线,合理分解生产任务,压实生产责任,细化到具体地块与农户。加强惠农政策宣传,狠抓惠粮政策落地,落实好水稻补贴、农业保险、地力补贴等惠粮政策,高标准超额完成耕地恢复指标任务。按照“菜篮子”考核目标,结合耕地恢复工作,进一步拓展农业生产空间,完成农产品质量监测任务,在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基础上,全面落实蔬菜稳产保供任务。

  (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深化东西部协作,推动结对帮扶、资金支持、产业合作、劳务协作、消费帮扶、人才交流和乡村振兴示范带动等重点工作,增强宁夏泾源县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创新招商引资机制,加大招商和项目引进力度,全面推动宁夏泾源县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一键报贫”平台作用,组织开展常态化排查,及时将易致贫对象纳入监测范围,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健全海沧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救助帮扶,增强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效能。对农村困难残疾人给予重点帮扶。

  (三)促进乡村产业提质增效。高质量完成辖区农业产业整体规划编制工作,完善并生成天竺山花海观光园等一批“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用地项目,不断健全乡村产业发展体系。推动东孚城郊农业田园综合体建设,持续推进天竺山花海观光园花海种植和配套设施建设,抓好古楼在水柚芳等蜜柚生产基地品质提升。策划生成并推动实施高效节水喷灌、设施农业等农业基础项目。用好“引客下乡”政策,重点加快建设洪塘、青礁精品村休闲农业与产业配套项目,推动莲花汤岸温泉商业街和乡村民宿产业发展,持续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抓好过坂社区智慧农业试点创建,运用好“数字农田”技术,提升辖区农业科技水平。培育壮大一批农民专业示范社、示范家庭农场,扩大土地流转经营范围,为持续培育“精特优”农业产业提供基础支撑。

  (四)推进乡村振兴试点示范建设。以学习运用“千村示范引领、万村共富共美”工程为主线,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试点示范项目建设。加快东孚街道创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乡镇以及洪塘村、青礁村创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工作,持续推进青礁村、洪塘村乡村振兴精品村和凤山社区、寨后社区等试点示范村建设,启动莲花社区、一农社区及海沧社区新一批精品村建设。大力推动“一农鲜花小镇”“汤岸温泉民宿产业”“东孚街道城郊农业都市田园综合体”等项目建设,提升提质乡村振兴精品动线,推动洪塘村创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莲花社区创评福建省“金牌旅游村”。扎实做好项目储备,加快试点示范项目建设和市、区专项奖补资金支付进度,确保乡村振兴试点示范取得新成效。

  (五)加快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有序开展和完成新一轮村庄分类工作,形成区级整体分类成果。着力提升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巩固拓展农村厕所改造提升、污水治理及垃圾分类等成效。加快民生短板项目建设,大力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开展乡村“五个美丽”建设,深化“绿盈乡村”创建。巩固深化全国农村清洁行动先进县(区)成果,推进农村建设品质提升,推动农村自来水、路灯、道路等一批农村民生补短板项目建设,新改建农村道路5km以上,规整农村通信杆线10km,改造2条农网10千伏线路,新建改造23个供电台区,新建成35个乡村区域5G基站等。统筹抓好农村房前屋后“四乱”整治提升和青礁过田、龟山、西山、赤土等美丽田园建设,新增100处以上乡村“五个美丽”建设,全面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水平。加大乡村工匠培育力度,积极培育乡村新型经营主体,引客、引才投身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六)不断提高乡村治理实效。巩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区和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省级试点区工作成果,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积极构建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全面深化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突出抓好乡村干部队伍建设,不断优化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干部人才支撑。加快乡村现代化治理和智慧化建设,注重乡村网格化管理,健全完善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和农村公共安全体系,积极创建平安乡村、法治乡村。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进一步深化两岸青年参与乡村振兴、社区治理等两岸基层融合治理工作,总结推广渐美、山边社区等城中村现代化治理的有效经验,不断提升乡村多元治理效能。

  (七)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优化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推进智慧化项目建设,打造具备指挥调度、综合协调、文明体验等功能的实践中心。健全新时代文明实践结对共建机制,推进文明乡风建设,倡导移风易俗。围绕传统节日和重大节庆,深入开展送文艺演出、艺术培训、展览、电影、书籍刊物等活动,打造富有海沧特色的群众文化品牌活动。推进乡村文化保护,开展第二轮不可移动文物集中保护修缮专项工作。加强非遗宣传,策划举办非遗传承人系列讲座沙龙、文史读书会等活动。

  (八)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健全联农带农富农机制,着力增加农民工资性、经营性、财产性收入,加快农村产业发展人才培养,大力推进高素质农民培育,落实农村创新创业优惠政策,促进农民创业就业。持续落实好发展用地政策,推动农村预留发展用地项目“五促”工作,力促新垵正顺公寓、祥露社区集体经济项目投入使用,温厝社区(一期)项目工程建成完工,力争霞阳社区东侧地块、鼎美芸美后柯等选址项目年内开工,推动渐美、青礁、囷瑶等村(居)策划新一批项目。持续拓宽村(居)集体经济收入渠道,强化农村“三资”管理,持续巩固农民增收成果,实现共同富裕取得新进展。

  三、措施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面落实乡村振兴责任制,健全乡村振兴工作机制,压实各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加强统筹协调,以乡村振兴实绩考核为抓手,确保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二)落实责任分工。用好“两化三单”工作法,将省、市工作任务和区级工作目标项目化、清单化,形成任务清单、进度清单、责任清单,坚持“部门分工负责、合力推进”机制,推动乡村振兴工作落实取得实效。

  (三)强化督导检查。传承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深化拓展“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强化一线督导,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落实常态化督导检查,帮助基层和农民群众解决困难问题。

  (四)做好服务保障。完善农业农村多元投入体系,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一般公共预算优先保障领域。积极向上争取各类项目资金,加大乡村振兴资金保障力度。统筹运用财政、土地、社会力量等资源,动员社会力量投入乡村振兴。

附件下载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