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海沧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厦门市海沧区急性职业中毒应急预案的通知》政策解读
时间:2024-12-25 15:35

  一、背景依据

  海沧区为台商投资区,辖区内工业企业日益增加,职业病防治工作任务迫在眉睫,为更好地保障职业人群身体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厦门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厦门市急性职业中毒应急预案》等相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二、目标任务

  有效控制海沧辖区内发生的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危害,指导和规范此类事件应急处置相关工作,最大限度减少急性职业中毒事件造成的危害,保障公众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三、工作进展 

  海沧区卫生健康局牵头起草《厦门市海沧区急性职业中毒应急预案(征求意见稿)》,于2024年8月28日、11月7日二次征求各部门、各街道意见(共收集6条意见,完全采纳5条,部分采纳1条),形成《厦门市海沧区急性职业中毒应急预案》。

  四、范围期限

  本预案适用于海沧区行政区域内发生的急性职业中毒事件,至预案印发之日起实施有效。

  五、主要内容

  《应急预案》主要包括总则、事件分级、组织体系及职责、信息的接警、报告和处置、应急响应、应急响应的终止、应急保障、附则八个部分。

  (一)总则。明确预案编制目的和依据、适用范围和工作原则,对常见的急性职业中毒类型进行介绍。

  (二)事件分级。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造成人员伤亡和危害程度等因素综合评估,将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个等级。

  (三)组织体系及职责。构建区级应急组织体系,成立海沧区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全区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挂靠区卫健局负责日常工作;指挥部内设综合协调组、现场处置组、医疗救治组、安全保卫组、后勤保障组、舆情处置组;明确各成员单位及相关技术机构职责。

  (四)信息的接警、报告和处置。明确急性职业中毒事件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报告时限及程序及报告内容,规定了紧急报告范围和方式。

  (五)应急响应。根据统一领导、分级响应的原则,按照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个等级的急性职业中毒事件性质和特点,将应急响应对应分为Ⅰ级至Ⅳ级进行响应,并细化事件发生地区人民政府、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以及相关部门应急响应措施,明确响应调整的标准和程序。

  (六)应急响应的终止。明确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应急响应终止的标准及程序。

  (七)应急保障。通过规范技术保障、后勤保障、药品及防护物资储备、物资经费保障、社会治安保障等内容,提升急性职业中毒事件防控保障和应急处置能力。

  (八)附则。主要是说明预案根据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形势变化和实施中发现的问题会及时进行更新、修订和补充。

  六、关键词诠释

  急性职业中毒事件是指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短时间内吸收大剂量有毒物质所引起的中毒。这些毒物主要通过呼吸道、皮肤或消化道进入人体,导致机体出现一系列中毒症状,如恶心、呕吐、呼吸困难、抽搐,甚至昏迷等,会对劳动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危害。与危化品中毒事件区别在于针对的特定人群为职业人群,日常从事的工作环境存在对应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七、联系人及联系电话

  联系人:汤宝凤,电话:13559220566.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