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沧区概况

(2024-04-23)

  海沧区,古属漳州府海澄县,位于厦门岛西面,南临九龙江出海口,东南与厦门岛隔海相望,西与漳州台商投资区接壤,北与集美相连,闽南厦漳泉金三角地区的突出部位,福建南部拓海贸易的重要港口,是中国主要的国家级台商投资区。

  政区概况

  名称来历

  唐代海沧始为海滨聚落,三面环海,称海口,后改海沧,又作海仓,有临海富裕之意,辖内有溪名沧江。民国时代设沧江镇、海沧区;五十年代设有海沧区、海沧乡、海沧公社等;1989年设海沧台商投资区。

  政区划分

  2016年辖东孚街道、海沧街道、嵩屿街道、新阳街道,领23社区、14村委会、3农(林)场

  2014年12月31日,市政府(厦府〔2014〕372号)批复同意将海沧街道分设为海沧、嵩屿两个街道。调整后,海沧街道,辖海沧、温厝、海兴3个社区,青礁、囷瑶、锦里、后井、渐美5个行政村和古楼农场、海沧农场;嵩屿街道辖鳌冠、东屿、钟山、海发、海达、海翔、海虹、未来海岸、北附小、海林10个社区和石塘、贞庵2个行政村。

  2015年1月22日,省政府批复同意(闽政文〔2015〕19号)撤销东孚镇,设立东孚街道。至此,全区辖4个街道:海沧街道、新阳街道、嵩屿街道、东孚街道。 

  建区以来海沧区历任区委负责人名单

  2003.4-2007.8

  海沧区委书记 钟兴国;海沧区委副书记 翁云雷

  2007.8-2011.6

  海沧区委书记 钟兴国;海沧区委副书记 林国耀

  2011.6-2013.10

  海沧区委副书记 吴南翔

  2013.10-2015.06

  海沧区委副书记 李伟华

  2015.06-2016.03

  海沧区委书记 黄 强;海沧区委副书记 李伟华

  2015.03-2016.07

  海沧区委书记 黄 强;海沧区委副书记 孟芊

  2016.08-2018.06

  海沧区委书记 林文生;海沧区委副书记 孟芊

  2018.07-2021.08

  海沧区委书记 林文生;海沧区委副书记 游文昌

  2021.08-2024.07

  海沧区委书记 游文昌;海沧区委副书记 龚建阳

  2024.07-至今

  海沧区委书记 龚建阳;海沧区委副书记 黄鹤麟

  建区以来海沧区历任区政府负责人名单

  2003.11-2007.01

  区长 翁云雷;副区长 张灿民

  2007.01-2011.06

  区长 林国耀;副区长 李文东

  2011.06-2013.10

  区长 吴南翔;副区长 吴顺彬

  2013.10-2014.08

  区长 李伟华;副区长 吴顺彬

  2014.09-2016.03

  区长 李伟华;副区长 吴新奎

  2016.04-2016.06

  代区长、副区长 孟芊

  2016.06-2018.07

  区长 孟芊;副区长 许国华

  2018.07-2019.01

  代区长、副区长 游文昌 

  2019.01-2021.08

  区长 游文昌

  2021.08—2021.12

  代区长、副区长 龚建阳 

  2021.12—2024.07

  区长 龚建阳 

  2024.07-至今

  区长 黄鹤麟

  政区沿革

  唐虞夏商时代,为扬州属地。西周属七闽地。东周为越国地。秦属闽中郡东冶县。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属闽越国;东汉兴平元年(194年)属扬州侯官县。

  西晋属扬州晋安郡,西晋太康三年(282年),东安县改晋安县,同年析置同安县,辖之。永嘉元年(307年)同安县复隶晋安县,辖之。隋开皇九年(589年)属泉州南安县。唐初属岭南道,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改隶江南东道清源郡。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析南安县西南四乡置大同场。五代后唐长兴四年(933年)升大同场为同安县,辖之。

  五代属闽国泉州;五代末属江南东道清源郡。

  宋淳祐年间,今海沧区南部划属福建路漳州,为龙溪县永宁乡新恩里,辖域为今海沧区海沧街道、新阳街道、海沧农场;今海沧区北部仍属福建路泉州,为同安县明盛乡积善里,辖域为今东孚镇、第一农场和天竺山林场。南宋改里为都,南部三都地区为新恩里一都、二都、三都,后演变为一二三都,称“三都”;北部东孚境域为积善里十七都、十八都。

  元代属福建行省,后改属江浙行省;三都地区属漳州路龙溪县,北部东孚境域属泉州路同安县。

  明清时“三都”属福建省漳州府海澄县,领永昌保、集兴上半保、集兴下半保、崇隆保;东孚境域则属泉州府同安县积善里,领新垵保。

  民国元年(1912年)“三都”属福建省汀漳道海澄县,东孚境域属福建省南路道(民国3年6月改厦门道)同安县。

  民国14年(1925年)废道,“三都”属福建省海澄县,为新恩里一、二、三都;东孚境域属福建省同安县,为积善里十七、十八都。十七都领田央、山边、谷山、霞美、北洋、留塘、莲升堂、中孚、林埭、水头、湖浦11保,十八都孚中、山坪洪、龙屿、龙门田头、黄林、圆湖樟埭6保。

  民国22年(1933年)12月13日“闽变”政府决议将福建省分为闽海、延建、兴泉、龙汀四省;“三都”属龙汀省龙溪县,东孚境域属兴泉省同安县。民国23年1月10日,龙汀省、兴泉省夭折,龙溪县、同安县仍直辖福建省。

  民国23年至24年(1934-1935年),“三都”先后属福建省第六、第五行政督察专区,东孚境域先后属福建省第五、第四行政督察区。

  民国27年(1938年)“三都”属海澄县第四区,东孚境域属同安县第三区第二十办事处角尾联保、鼎中联保。同年5月13日,厦门沦陷。

  民国29年(1940年)3月撤销联保;海澄县划为4区,三都地区属第四区,驻海沧,领1镇2乡28保:沧江镇(有路头、大街、横街、新街、山仰、柯井、青礁、院前、古楼、囷瑶10保)、金钟乡(有锦里、内坑、贞庵、嵩屿、石仓、温厝、渐美、钟山、东屿、石塘10保)、新霞乡(有鳌冠、霞北、霞南、霞西、东社、海墘、巷内、上丘8保)。

  东孚境域为同安县第三区角尾乡中孚保、鼎山乡东坂、莲花、水头、鼎尾、祥露5保。

  民国31年(1942年)7月海澄县第四区改海沧区,领1镇2乡28保。东孚境域为角尾乡(鼎山乡并入)中孚、莲花、水头、鼎美、后祥5保。

  民国32年东孚境域属同安县,为灌口镇贞岱保,角尾乡东坂、莲花、霞露、中孚4保。

  民国33年东孚境域属同安县角尾乡,为中孚、莲花、水头、鼎美、后祥、贞岱6保。

  民国34年(1945年)10月抗日战争胜利,撤海沧区,沧江镇、金钟乡、新霞乡直隶海澄县。1946年5月调整乡镇保甲,三都有海沧乡、金霞乡;海沧乡辖路头、大街、横街、新街、山仰、柯井、青礁、院前、古楼、囷瑶、锦里、内坑12保;金霞乡有贞庵、嵩屿、石仓、温厝、渐美、钟山、东屿、石塘、上丘、东社、巷内、霞东、霞南、鳌冠14保。

  东孚境域仍属同安县角尾乡,为中孚、莲花、水头、鼎美、后祥、贞6保。

  1950年底废除保甲制,一保改一乡,中孚保改东孚乡。东孚境域属同安县第一区,为东孚、莲花、水头、鼎美、后祥5乡,三都地区为海澄县第四区海沧乡、霞阳乡、新垵乡。

  1952年三都地区辖海沧、青礁、囷瑶、锦里、贞庵、温厝、渐美、石塘、东屿、鳌冠、霞阳、新垵12乡。东孚地域为同安县第一区东孚、水头、鼎美、贞岱、莲花5乡。

  1955年10月,东孚境域划属同安县东孚区,为东孚、莲花、水头、鼎美、后祥、贞岱6乡。三都地区海澄县第四区改名海沧区,辖海沧、囷瑶、锦里、石塘、新垵5乡。

  1956年6月东孚境域划属灌口区,为东孚乡(莲花乡、贞岱乡并入)、鼎美乡(水头乡、后祥乡并入)。三都地区仍属海澄县辖海沧区。

  1957年灌口区东孚、鼎美等12乡划入厦门市郊区;同年11月鼎美乡析设第一农场。三都地区为海澄县第四区海沧乡、霞阳乡、新垵乡。

  1958年4月撤海沧区,霞阳乡并入新垵乡;同年8月海澄县与龙溪县并为龙海县,龙海县海沧乡、新垵乡划入郊区,设海沧公社,领14大队;东孚乡、鼎美乡并为东孚公社(1984年改乡,1991年改镇),领9大队。

  1961年。1978年9月杏林区成立,辖之。1984年改杏林乡(1991年12月改镇)霞阳、新垵村委会。1996年1月,集美区海沧镇、东孚镇划归杏林区。

  1959年10月至1960年5月,东瑶、后祥、鼎美、芸尾大队先后划入第一农场。1962年东瑶大队复归东孚公社。1970年初后祥、鼎美、芸尾大队复归东孚公社。

  1961年10月,海沧公社析设锦里、渐美公社,1964年5月,锦里、渐美公社复入海沧公社。海沧公社新垵、霞阳2大队划属杏林公社。

  1962年2月析设炭薪国营林场,1980年7月更名国营天竺山林场至今。

  1978年在杏林公社基础上置杏林区。

  1984年海沧、东孚、杏林公社改乡,大队改村委会。1986年12月海沧乡改镇。

  1987年8月改属集美区海沧镇、东孚乡、海沧农场、第一农场、天竺山林场,杏林区杏林乡。

  1989年海沧镇、东孚乡开辟为海沧台商投资区。

  1991年12月东孚乡改镇。1995年10月海沧镇、东孚镇、海沧农场、第一农场、天竺山林场划入杏林区,辖之。

  2000年东孚镇祥露村改属海沧镇。

  2003年8月杏林区驻地迁海沧镇石塘并更名海沧区;马銮湾以北杏林街道、杏林镇划归集美区,海沧区辖马銮湾以南地域和海沧镇、东孚镇和厦门市第一农场、天竺山林场、海沧农场,共28村委会,2居委会。

  2003年底,居委会改制社区,村改社区。

  2005年辖海沧镇、东孚镇、3农场,领2社区、28村委会。

  2006年1月海沧镇析分为海沧街道(辖5社区10村委会)、新阳街道(辖2社区1村);时辖2街1镇,领7社区、23村委会。

  2010年辖海沧、新阳2街道、东孚镇,领12社区居委会、23村委会。

  2014年12月31日,市政府(厦府[2014]372号)批复同意将海沧街道分设为海沧、嵩屿两个街道。调整后,海沧街道,辖海沧、温厝、海兴3个社区,青礁、囷瑶、锦里、后井、渐美5个行政村和古楼农场、海沧农场;嵩屿街道辖鳌冠、东屿、钟山、海发、海达、海翔、海虹、未来海岸、北附小9个社区和石塘、贞庵2个行政村。

  2015年1月22日,省政府批复同意(闽政文[2015]19号)撤销东孚镇,设立东孚街道。至此,全区辖4个街道:海沧街道、新阳街道、嵩屿街道、东孚街道。

  地理位置

  位于东经117°52′51″~118°04′17″、北纬24°25′18″~24°38′50″。

  地处厦门市西部,东以海沧大桥连厦门岛湖里区,东南隔厦门港与思明区相望,南临九龙江口以厦漳大桥接漳州龙海市,西南、西与漳州龙海市交界,西北与漳州市长泰县相邻,北与集美区灌口镇接壤,东北隔马銮湾以新阳大桥连接集美区杏林街道。

  其四至:最东端镜台屿与湖里区相望,最西界以红仑山与长泰县龙海市三交点,最北处仙灵棋山与长泰县集美区灌口镇三交点,最南首鸡屿与龙海市相望。

  区政府驻滨湖北路9号,电话区号0592,邮政编码361027。距厦门市区5千米。

  人口

  2023年,全区常住人口62.2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100%,人口出生率7.08‰,人口死亡率3.5‰,人口自然增长率3.58‰

  自然条件

  自然灾害

  主要自然灾害有台风。大暴雨、特大暴雨多受台风影响而形成,主要集中在7~9月。

  矿藏及其他资源

  海沧区已发现和探明的矿种为:地热、建筑用花岗岩和饰面用花岗岩三种。其中:地热,汤岸(日月谷)温泉,已探明储量为7.781兆瓦(MW);建筑用花岗岩,共有矿区21处,总探明储量5112.3万立方米;饰面用花岗岩,共有矿区11处,总探明储量455.69万立方米。东孚地热已开发成日月谷温泉休闲胜地。建筑用花岗岩部分开采,饰面用花岗岩大部分已开采,现已全部关闭,并已基本完成矿山环境恢复治理。

  地貌、气候、水文

  地形地貌

  海沧主要由山地、丘陵、台地、平原和滩涂组成,地势平坦,地质构造稳定。东、南二面临海,北面靠山。北片区基本地势是从南、西、北三侧向马銮湾水域倾斜,西北部为高山地形,紧靠海拔 933 米的天柱山,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中部蔡尖尾山海拔422.2米,西部连接文圃山381.6m,地势自南向北倾斜,形成典型的海湾地形特征。南片区整体地势较为平坦,除京口岩山最高海拔 137.9m 外,其余地势低于23m。

  气候

  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20.9℃,1月平均气温12.4℃,7月平均气温28℃。气温年、日较差都小。平均降水量1187.4毫升。7~9月为台风季节。降雨集中在每年5月至9月。

  水文

  境内最大河流为过芸溪,从天竺山至马銮湾流经境内东孚镇,长15.2千米,流域面积49.2平方千米,设计流量199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有过坂溪等。有溪头、天竺山、两二、古楼等水库。

  经济概况

  2023年,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10.43亿元,同比下降2.3%。主要经济运行情况如下:

  一、工业生产

  2023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产值1870.84亿元,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06.58亿元,同比下降6.2%。

  二、招商引资

  2023年1-11月,实际利用外资2.18亿美元,同比增长15.1%。

  三、固定资产投资

  2023年,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下降9.5%。

  四、财政税收

  2023年,全区财政总收入232.88亿元,同比下降2.6%;区级财政收入41.16亿元,同比增长4.4%;区级财政支出70.55亿元,同比下降6.3%。

  2023年,税收收入219.44亿元,同比下降3.4%。

  五、商贸业

  2023年,批发零售贸易业销售额5972.27亿元,同比下降3.0%。

  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0.33亿元,同比增长2.2%。

  六、居民收支

  2023年,我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6887元,同比增长3.5%。

  2023年,我区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46331元,同比增长5.1%。

  

  社会发展

  环境保护

  2023年,海沧区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市前列,全年公众对环境质量满意度92.91%,全市排名第二。空气质量优良率99.6%,全市排名第二。深入开展静夜守护行动,推进宁静小区创建,全区声环境功能区夜间达标率100%。过芸溪小流域水环境达标率100%,近岸海域水质改善,厦门西海域、厦门象屿西水质由四类提升为二类推动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建成投用低值可回收物分拣中心,海沧区垃圾分类宣教中心入选住建部2023年“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基地”。积极推进低碳城市建设,打造绿色、低碳、宜居的现代社区样板,2023年已提升“过芸溪二组团”“天源小区A区”两个二星级低碳社区

  广播电视

  1969年9月,杏林公社有线广播站成立,广播放大器为500瓦。1975年6月,杏林工业区广播站成立,扩大器增加到825瓦,覆盖杏林地区国有企业和城镇居民的有线广播节目传输网络。1982年12月30日,厦门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复成立建立杏林区有线广播站。1986年杏林区有线广播站除了转播广播节目,同时还转播厦门台节目覆盖台湾电视节目,频道为CH4到CH10。1988年,有线广播站办公地点从杏南路搬到杏东路39号。1989年,杏林区有线广播站开播调频自办节目,频率为FM93.5MHZ,功率1.5瓦,1990年初增加到5瓦。自办节目包括《杏林新闻》《为您服务》《卫生与健康》等,每天自办节目30分钟,用普通话和闽南话分别播出。1994年5月5日,杏林区编制委员会批准,将杏林区有线广播站更名为杏林区广播电视台,股级全民事业单位(后升格为科级),编制27人。1996年底,随着厦门调频广播发射功率的增大,辐射范围的增加,杏林广播电视台的发展的重点也转移到有线电视,停止了调频广播。1994年12月18日,建成编辑系统及新闻演播室,杏林区广播电视台正式开播自办节目《杏林新闻》。在有线电视网络《杏林频道》第三频道上播出,1995年,新增加了一台BETCAM537摄像机。1997年,又增加了一台BCTCAM637摄像机和一套非线性编辑机。1998年1月1日停播ch3频道,所有自办节目在福建公共频道上插播。从2000年5月到2001年11月,推出新节目《少儿时光》,每周一期,一期15分钟,2001年1月1日到2001年12月30日,推出每周一期《周末有约》主要讲述普通老百姓的故事。2005年,新增添DVCAM摄像机3台,全部实现非线性编辑制作,同时对播出系统进行改造,实现硬盘播出。2010年度专题片《不了的情缘》在福建省广播电视新闻奖电视类节目评奖会上荣获一等奖。这也是本届评奖活动中,唯一获得一等奖的县区台电视节目,另外2件作品也获得省三等奖。2010年11月17日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同意设立海沧区广播电视台。

  2011年被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评为2011年广播影视基层统计工作先进集体。

  2013年10月通过制播一体改造,使制作机房的非编系统由原来的单机版改造为网络版,工作效率显著提高。

  2013年度在全省首届“县级台十佳电视新闻栏目”评选中,我台《海沧新闻》荣获十佳榜首。

  2013中秋节配合厦广记者与央广连线中直播海沧的自行车系统;国庆期间还配合央视记者在海沧拍摄“环保骑行 健身度假新选择”的新闻,此新闻在10月6日15:40的央视新闻频道中播出。截至10月底,我台共制作播出新闻240期2300条左右,其中,选送到中央、省、市电视台播出新闻超过100多条次。同时,拍摄制作各类主题的宣传片、专题片,以及重大活动的现场摄录,如“美在海沧”花灯会、海沧迎新春文艺演出、2013厦门海沧国际自行车公开赛的全场录制共10多场,以及《幸福海沧》、《创建森林城区 建设绿色海沧》等专题片。

  2019年,海沧区委新闻报道组、区广播电视台、沧江新媒三家单位人员进行整合,统一划入海沧区融媒体中心,实现部门、人员和新闻资源的高度融合。

  2020年,自主策划拍摄制作的新闻作品《乘着地铁游海沧》、《海沧“学习强国”积极分子晋京归来 学以致用分享经验心得》获2019年度厦门新闻奖一等奖;多部作品获得二、三等奖;《军营梦》获评2020年“爱我国防”微视频比赛优胜奖,短视频《花开海沧》入围“共圆小康梦 我说新福建”短视频选题。

  2023年海沧区融各自有平台共刊(播、发)作品9000余条。推出原创融媒体爆款产品66篇,开展融媒直播100场。

  体育

  海沧每年定期举办的体育活动有“健康海沧”全民健身日活动、中国女子高尔夫公开赛。举办省级以上体育赛事有中国女子高尔夫公开赛。95%的城市社区和90%的村安装了健身路径,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35%。区文化中心设有体育广场等。有厦门东方高尔夫球场。

  2015年举办了第四届厦门国际武术大赛、第二届厦门国际女子高尔夫公开赛、首届厦门海沧国际万人徒步大会,承办2015厦门国际马拉松半程、10公里赛等国际赛事和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男子足球(U18)比赛的场馆保障工作,并在海沧产生了青运会首枚金牌。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参与海沧大型体育赛事活动的运动员达5万余人、每项大赛均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报名参赛。牵头组织开展了第六届“全民健身月”青少年体育舞蹈、太极拳、门球等系列比赛和厦门(海沧)定向越野接力赛、厦门海沧门球邀请赛、厦门乒乓球民间争霸赛海沧赛区比赛、千名老年人登山活动、千名老年人健步行活动,承办第十一届华东地区体育舞蹈锦标赛、金门杯全球华人武术大赛,组队参与厦门市村居篮球联赛并获得第三名。

  2015年初拟了《海沧区全民健身体育设施专项规划》、《海沧区近期文体活动场所布局规划》,完成区体育中心二期主体育场、游泳跳水馆建设和东孚街道文体中心、新阳街道文体中心建设并投入使用。在基层建设健身路径25套、滑滑梯16套、室外篮球架7付、篮球场灯光5套、室内外乒乓球桌72台等一批全民健身工程。积极对接协调省、市群体处、社会体育指导中心,投入近80万元建设完成区国民体质监测站。同时,注重抓人才强队伍,构建多元体育服务保障,协调成立区国际标准舞联合会、良雄武术馆、棋类俱乐部等社会组织,举办毽球、花样跳绳、广播体操、瑜伽、拉丁舞等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300多人参加。

  2016年举办了4场大型赛事,参与活动的运动员达4万余人。组织开展了2016年海沧区足球联赛、新春健步行、重阳节登山等主题群众性系列体育活动18场。保障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备战2018年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40强赛的赛前集训工作。建设及完善了一批健身设施,创建4个社区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并获评省级示范点。完善区国民体质监测站设施,组织开展了约千人的群众体质监测。举办多场运动培训,共计300人参加培训。2016年完成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99人,自2005年以来合计完成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近千人。

  2017年对赛事进行整体优化调整,提升赛事发展格局,先后举办了厦门(海沧)天竺山徒步大会、2017中国女子职业高尔夫球巡回赛——厦门东方名人赛、2017厦门(海沧)国际半程马拉松赛,承办由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主办的2017年“科学健身中国行”闭幕式暨厦门站活动。着力推进全民健身工作,共开展“奔跑吧,海沧”群众性体育活动28场,并启动“全民健身月”系列活动,累计覆盖辖区5000余名群众。同时,还举办了1500名老年人参加的新春老年人健步行、“海沧排舞下村居”活动、厦门市篮球联赛海沧赛区比赛、“创建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表彰展示大会及海沧区村(居)篮球联赛、2017海沧“兴农杯”篮球联赛、2017厦门市海沧区门球邀请赛、乒乓球赛、2000人重阳登山等活动。

  2018年,海沧国际半马获评“中国田协铜牌赛事”,斯巴达勇士赛等品牌赛事成功举办,2020年现代五项世锦赛落户海沧。

  2018年对赛事进行部分优化调整,引入全新的大型品牌赛事,提升赛事发展格局,先后举办了2018厦门〈海沧〉天竺山徒步大会、2018厦门(海沧)自行车爬坡挑战赛、2018 中国女子职业高尔夫球巡回赛一一厦门东方名人赛、2018 中国女子高尔夫公开赛、2018厦门(海沧〉国际半程马拉松赛、2018英菲尼迪斯巴达勇士赛厦门(海沧〉站.着力推进全民健身工作,共开展“奔跑吧,海沧”群众性体育活动21场,并启动“全民健身月”系列活动,累计覆盖辖区5000余名群众。同时,还举办了海沧区第一届老年人体育健身交流大会、2400名老年人参加的新春老年人健步行、海沧区老年人重阳登山活动等,并组队参加了省、市老年人体育健身大会,顺利保障福建省第十六届运动会气排球比赛落地海沧举办。

  2019年着力创建体育活动品牌。组建海沧区代表团参加厦门市第二十届运动会,共选派1170人参加,其中行业组301人(运动员258人)、青少年组849人(运动员752人),参加了行业组18个项目、青少年组24个项目、群众组3个项目的比赛,获得了行业组金牌总数第6名和青少年组金牌总数第7名,圆满完成了代表团的预定比赛目标,对比上届市运动会在金牌和奖牌总数以及参赛人数、项目上均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策划开展了“奔跑吧,海沧”主题群众性系列体育活动20场,活动通过线上、线下报名渠道面向辖区群众开放,形成经常性、常态化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品牌,累计覆盖辖区5000余名市民群众;联合区老体协策划开展了4400名老年人参加的海沧区新春老年人健步行、海沧区老年人重阳登山活动等;各街道、体育协会、社团2019年还举办了包括村居篮球赛、门球赛等一系列吸引基层群众广泛参与的全民健身活动。

  2020年持续创建体育活动品牌。坚持“管办分离”原则,持续探索、实践大型赛事市场化运作。同时,对大型赛事进行整体优化调整,规划发展海沧特色体育品牌赛事,提升赛事发展格局。先后举办了2020厦门〈海沧〉天竺山徒步大会、2020年厦门(海沧)国际半程马拉松赛、2020斯巴达勇士赛厦门海沧站等大型赛事。牵头组织开展了2020年厦门市万名老年人重阳登山周活动(海沧主会场),门球邀请赛、长跑协会超级马拉松赛等活动;举办2020年海沧区全民健身户外运动节暨全民健身运动会,共开展了10项普及度高、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比赛,吸引近千名市民踊跃参赛。各街道今年还举办了包括村居篮球赛、羽毛球赛、乒乓球赛等一系列吸引基层群众广泛参与的全民健身活动。

  2022年对大型赛事进行整体优化调整。规划发展海沧特色体育品牌赛事,提升赛事发展格局。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成功举办2022厦门海沧半程马拉松赛、 2022年全国健美健身锦标赛、青少年高尔夫系列赛暨 2022 福建省青少年联赛等多场体育赛事活动,运动竞技和全民健身氛围浓厚。2022厦门海沧半程马拉松赛于11月13日(星期日)上午 7:30 在厦门市海沧区兴 港路角嵩路路口鸣枪起跑。本届赛事设置半程马拉松(21.0975公里)和健康跑(6.6 公里)两个项目,共33492人报名参赛,赛事规模与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2022年全国健美健身锦标赛暨世界健美健身锦标赛选拔赛、2022年全国大学生健美健身锦标赛暨世界青年健美健身锦标赛选拔赛,是CBBA中国健美协会的年度最高级别赛事,赛事共吸引全国25个省178个城市81支代表队的500余名选手参赛,中华网、新华社等13个平台直播,1400余万人次观赛。

  2024年,第21届中国大学生游泳锦标赛于福建省厦门市海沧体育中心游泳馆开赛。

  教育

  全区共有公办学校 53 所,其中普通中学 11 所(完全中学 2 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6 所、初级中学 3 所)、小学 20 所、公办幼儿园 20 所中等职业学校 1 所、特殊教育学校 1 所。经教育主管部门审批的民办学校共 84 所,其中民办小学 5 所、民办幼儿园 79 所(含国企办办园7所)。全区学生人数共计 101013 人,其中,幼儿数 26647 人、小学生数49419 人、初中生数 16559 人,高中学生数 4673 人、中职学生数 3587 人、特教学生数 128 人。全区共有公办编内教职工 3781 人,其中小学教职工 1267 人、普通中学教职工 2057 人、幼儿园教职工 294 人、特殊教育教职工 25 人、中等职业学校教职工 138 人。幼儿入园率为 99.2%,小学入学率 100%,初中入学率 99.99%,初中升学率为 100%。

  基础设施

  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已形成由铁路、公路、水路等3种运输方式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鹰厦铁路、319国道、324国道、沈海高速公路过境。鹰厦铁路连接海沧支线铁路,海沧大桥连接厦门岛。道路总里程l00多公里,一级以上公路70余公里。

  海沧区域内由两条高速公路,即沈海高速、厦成高速,区域内高速总长26.5公里;共设有海沧、厦门西2处收费站,高速连接海新路、海景路、兴港路等城市道路出入口。S201线省道过境,海沧区境内长7.63千米,双向6车道,由海沧大桥经中沧通往漳州角美。有县乡级公路9条,总长43.35千米。

  海沧港区是厦门港水深条件最好的港区,拥有26公里的海岸线和11公里的深水岸线,可建设生产泊位34个,其中已建成万吨级泊位24个,规划吞吐能力超过1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000万标箱,前沿水深-17至-13米,可靠泊20万吨级集装箱和散货船舶,已开通国际国内航线70条(其中国内40条;国际30条),可通达台湾、香港以及日本、韩国、东南亚、地中海、欧洲、美洲等40多个世界主要港口及国内各港区。

  名胜旅游

  旅游业概况

  海沧区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文化旅游资源、康体休闲等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

  生态旅游资源包括有天竺山、蔡尖尾山、大屏山等山体;有马銮湾、海沧湾等海湾;有海沧湖、天竺湖、皓月湖等湖泊;有火烧屿、大屿、大兔屿等岛屿。

  文化旅游资源包括有新垵红砖古厝、莲塘别墅等古民居;有青礁慈济宫、石室禅院、石峰岩寺等宗教场所;有蜈蚣阁、大道公(保生大帝)信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油画、玛瑙、瓷艺、妙香等特色文化产品。

  康体休闲旅游资源包括有日月谷、汤岸等温泉;有东方高尔夫乡村俱乐部、石塘体育公园等体育健身场所;有青礁村院前社、鑫龙谷休闲山庄等乡村旅游点;有绿道、自行车系统等康体设施。

  主要风景区

  海沧区拥有两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四家五星级旅游饭店。

  天竺山旅游风景区

  天竺山旅游风景区森林覆盖率达96.8%,是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福建省生态旅游示范区、闽西南自驾游十佳景区。景区分为休闲度假区、天柱峰景区、天竺湖景区、仙灵棋景区四大部分,各具特色、美不胜收。有天竺湖、两二湖、皓月湖三大湖,皓月湖有着全国最长,长达4.3公里的环湖木栈道;有百竹园,拥全国绝大多数竹种,多达250余种;千年古刹真寂寺是唐朝帝王唐宣宗修身避难之处,并有龙门寺、浴龙桥、拴马石、龟背岩等散落的名胜古迹;有玉兰幽谷种植多品种的玉兰花卉,通过与地形相辅相成,形成奇特的花海景观。

  青礁村院前社

  院前社,海沧区青礁行政村所属的一个自然村,位于海沧马青路与角嵩路交接处内侧,背靠青山,数步之遥便是大海之滨,与作为保生大帝祖宫的青礁慈济祖宫同属一个行政村。不仅为国内首个闽台生态文化村,更揽收了海沧区家风家训教育基地、厦门市青少年教育实践基地、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厦门新二十四景、全国第二批乡村旅游重点村、首批福建省金牌旅游村等美誉。久远的历史风云中,院前蕴藏了众多闽台文化瑰宝:古厝建筑景观、两岸民俗文化、农耕文化、传奇历史故事…… 她默默守护着这里的红砖大厝、青翠田壤与静谧生活,为外出打拼的家乡人提供幸福的港湾。

  日月谷温泉渡假村

  日月谷温泉渡假村是全国首家同时拥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五星级旅游饭店和中国驰名商标的温泉度假村,其整体风格呈现浓郁的东南亚热带风情,是休闲度假的首选之地。日月谷温泉水表层温度高达82℃,属全国稀有的优质碳酸盐泉,富含大量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可增进血液循环快速消除疲劳,润肤养颜、抵抗衰老、对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有显著的辅助治疗作用,被誉为“千年美人汤”。园区精心打造40余种特色温泉,为游客带来不同凡响的泡汤体验!五星级度假酒店,配备设施完善的高级客房及套房115间,客房内采用大面积的原木、石材装饰,摆设、用品均采用纯天然藤、棉、麻等原生态材料制成。每间客房内均设有24小时天然温泉专属泡池。

  东方高尔夫球场

  东方厦门高尔夫乡村俱乐部位于马銮湾的南面,球场占地3,700亩(246公顷),为国际标准27洞竞赛型球场。东与厦门市区隔海相望,依山傍海,充分利用地形地貌等不可多得的天然资源,设计出各具特色的球道,使其在全国众多的高尔夫球场中独树一帜,并以独特的海港闽南民情风俗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球场内有586年树龄的榕树、具有百年历史的夫妻榕树、奇石“断头龟”、中国首位“大总统”杨衢云祖居、高尔夫别墅社区等特色旅游资源。2006年11月,东方高尔夫球场成功地举办首届“中国女子高尔夫球公开赛”,2007-2012年相继成功举办中国女子高尔夫公开赛,2014年-2016年厦门国际女子公开赛,2017年东方名人赛,2018年中国女子公开赛、三菱重工空调杯-东方名人赛,2019年三菱重工空调杯-东方名人赛、红星美凯龙-东方名人赛,2020年三菱重工空调杯-东方名人赛,球场被美誉为培养女子世界冠军选手的摇篮,在海内外享有非常高的知名度。

  重点名胜古迹

  青礁慈济宫

  青礁慈济祖宫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南宋年间,供奉保生大帝,即大道公,被誉为闽台文化源地之一的“闽台慈济第一宫”。宫内440米长的中医长廊,共有811级台阶,是我省最长的一条弘扬中医文化的长廊,也是整个慈济祖宫景区的中轴线。长廊两侧矗立着历代名中医的雕像32座,华佗、李时珍、孙思邈等栩栩如生。坐落在慈济祖宫内中医长廊顶端的保生大帝像高达19.8米,雄伟壮丽,临海遥望海峡东岸。宫内保存大量珍贵的石雕、木雕、彩绘等艺术品和丹井、丹灶、石臼等吴本当年采制药草使用过的文物。35集电视剧《神医大道公(保生大帝)》在此地拍摄,这部电视剧展现保生大帝悬壶济世精神和良好的医德医风,并凭借超高的人气和良好的口碑,在全国获得强烈反响。自2006年以来,青礁慈济祖宫已连续举办七届保生慈济文化节,吸引了众多信众和游客。

  石室禅院

  药师佛道场石室禅院位于玳瑁山下,院内有许多景迹值得一赏:如九龙照壁,全长108米,据称目前为全国最长的照壁;护法殿即原来的旧大殿,此殿建于道光年间,光绪、民国后,几度重修,遗留至今,是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祈福钟殿内的青铜大钟,是闻名于海峡两岸的“万福万寿和平钟”,本钟于2008年被收录在了上海基尼斯大世界名册中,即为“铸有最多不同字体吉祥字的青铜大钟”,此钟重24吨,代表一年二十四个节气,让撞钟人在二十四个节气里,节节高升;钟高5米,喻意能让听到钟声的地方,一年四季,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钟的口径为365厘米,代表撞钟时,能保佑大家365天,天天平安;同时以和谐社会、平安人生,来命名和平钟,故全称为“万福万寿和平钟”。 

  莲塘别墅

  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海沧街道海沧社区,由住宅、家庙、学堂、花园等部分组成,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000多平方米,是迄今厦门发现的最大的一处古建筑群。别墅于清光绪三十年(l904)至光绪三十二年(1906)由当地赴越南经商致富的陈炳猷先生所建。莲塘别墅作为厦门目前保存面积最大的古建筑群,其工艺考究、装饰富丽、石木砖雕精美是研究古代居民人文生活的“活化石”。

  新垵古民居

  位于海沧区新阳街道新垵村,主要为晚清时期在东南亚等地创业致富的华侨回乡所建。这些古民居分布较集中,且有相当的规模和工艺精美的石雕、木雕,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特色旅游产品

  油画

  海沧油画产业共有油画企业30多家,画廊、画室580多家,海沧已跻身我国三大商品油画出口基地之列,并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手工油画生产基地。海沧油画村先后被授予“省级特色商业街”(2007年)和“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08年)等荣誉称号,并成功举办七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海沧油画分会场活动。

  玛瑙

  海沧东孚玛瑙原料均来自世界各地,是全国最大的玛瑙原材料集散地,这些原材料流向东孚镇,经过切磋琢磨,蜕变出晶莹璀璨的玛瑙工艺品。目前,已建成东孚玛瑙商业街,开设福建省首家玛瑙艺术博物馆——石语珠宝商城,引进全省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玛瑙雕刻厂——和玉缘玛瑙工艺品厂,并成功举办四届厦门(海沧)玛瑙文化旅游节。

  妙吉祥香

  妙吉祥香道文化企业是一家专业经营天然香品、香材、香器、并以倡导天然健康养生香为己任的综合性企业,是全国唯一的闽南天然香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其所经营的所有产品用料天然、品质纯正,具有利身心益智慧的功用,可以净化空气,安神助眠,广泛适用于日常家居、书斋琴房、寺院禅堂、办公休闲或作为文化礼品等。

  美食

  海沧不仅是美丽的城区,也是美食的天堂。这里的海沧三宝不仅美味,而且营养丰富。

  海沧土笋冻,主要材料是土笋。“土笋”是一种环节动物,学名叫“星虫”,身长仅一二寸,却五脏俱全。土笋冻呈灰白色,晶莹透明,香嫩清脆,富有弹性,冷冻之后品尝“味道鲜美、爽口”,营养丰富。

  章鱼:又称石居、八爪鱼。海沧章鱼以白灼章鱼最为特色,冰脆鲜爽。餐桌上光鲜滑嫩的秘制章鱼,十分讲究:章鱼由活着入库冷冻,到解冻揉搓、沸水滚熟、矿泉水冷冻,最后鲜脆上桌,不仅需要多道工序,而且力气、火候的拿捏也要到位。

  土龙汤:学名“食蟹豆齿鳗”,沿海一带的民间说法,土龙能强筋壮骨,所以凡是摔伤、骨折、筋骨酸痛必定想到要吃一帖“药膳土龙”或喝“土龙药酒”。有钱人家总会为媳妇或女儿,浸一坛“土龙药酒”以备坐月子时得到最好的滋养和补赏。

  风土人情

  文化旅游节庆赛事

  节庆文化活动

  近年来,海沧区不断深化首批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 成功打造海峡两岸(厦门海沧)保生慈济文化旅游节、海峡两岸(厦门)乐活节、海沧新春文体荟等特色节庆活动。深入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主题活动,引进厦门市歌舞剧院、厦门市歌仔戏研习中心、厦门小白鹭民间舞团等优质文化资源,在基层常态化组织开展广场精品文艺演出。

  【非遗项目简介】

  截至2023年9月,全区现有非遗保护项目29项,其中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项、国家级5项、省级4项、市级5项、区级14项。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8人(已故3人),其中省级5人(已故2人)、市级10人、区级23人(已故1人)。

  保生大帝信俗——保生大帝信俗发源于海沧青礁慈济宫和龙海白礁慈济宫。保生大帝姓吴名本,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生于白礁村,自幼学医,结庐于青礁崎山东鸣岭下,为民治病莫不妙手回春,后因上山采药,坠崖谢世。因其德术双馨,民间谥为“医灵真人”,后又得累朝褒封,明永乐十七年(1419)被封为“保生大帝”,民间俗称“大道公”。保生大帝信俗在民间流传近千年,主要包括祈求药签、问事签以及请神、乞火、分炉、进香、绕境巡游、祭典等活动。该信俗随着闽南移民的播迁而遍布台湾及东南亚等地区。保生大帝信俗于2008年6月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海沧蜈蚣阁——蜈蚣阁是流传于海沧东屿、锦里等村庄的民间游艺活动,旧时用于迎神赛会的化妆游行,今为进香及文艺踩街形式之一。蜈蚣阁“阁棚”的数量有20 至108节不等,材料以木板为主,每个阁棚长约1.5-3米,宽约0.7-1米,上面装置一高凳,由儿童扮成古装戏曲人物坐在高凳上。棚周饰以五彩花卉、兽禽图案。每块“阁棚”之间以活榫相接,连成一串,又可灵活转动。“阁棚”的首尾分别装上龙头龙尾。表演时,每一阁棚由两个或四个甚至八个成年男子扛抬,几十节阁棚相连,便宛如百足蜈蚣,故称“蜈蚣阁”。每年在保生大帝的诞辰,上述村庄都会组织“蜈蚣阁”艺阵到青礁慈济宫“进香”。其游艺过程按摆阁、过火、巡境等顺序进行,是民间稳定族群、凝聚民心的一项独特的民俗文化盛事。海沧蜈蚣阁于2011年5月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闽台送王船——送王船是闽南沿海村落的民俗活动,起源于滨海渔村的“海醮”习俗,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送王船送的是“代天巡狩”的王爷,是代替皇帝巡游四方,赏善罚恶,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保护神。送王船习俗在海沧广泛流传于钟山、石塘、芸美、新垵、海沧等村落,每四年举行一次。村民通过掷筊在固定的农历月份确定某一天举行送王船仪式,制造一艘王船,或是用杉木制成,或是纸制,把王爷请上王船,载上柴、米、油、盐以至各项生活用品等实物,在海边焚烧。送王船仪式依序包括立杆升旗、安栈、安龙眼、立桅、进水、请帆、王船出栈、游境、安位、化吉等。闽台送王船于2011年5月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2020年12月中马送王船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新垵五祖拳——五祖拳是南少林拳的流派之一。清末泉州人蔡玉明以太祖拳为基本功底,综合其他门派拳法的特点创立五祖拳。清末民初,蔡玉明弟子沈扬德来到新垵开设武馆,传授五祖拳,从此五祖拳在新垵村开始流传、继承、发展。新垵五祖拳总体可分为拳术套路及对练技术等内容。拳谱套路有80套,共120多个动作。套路的组合讲究精神气力,脚步手法,着重于攻防兼顾,进退有据。对练徒手技术转变灵活,善于利用压技、撬技等各种技法连粘,如太极推手,以柔克刚,以刚制胜。五祖拳历史悠久、传承有序,侧重于锻炼身体、自卫防身,是值得保护、弘扬的一项传统武术。新垵五祖拳于2007年9月入选第二批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保护名录项目。

  品牌体育赛事

  举办国际武术大赛、厦门海沧国际半程马拉松赛、厦门(海沧)斯巴达勇士赛、中国女子高尔夫球公开赛、2019CFA中国之队厦门国际青年女足锦标赛等大型体育赛事,以活动、赛事为媒介来提升海沧旅游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国内外游客到海沧休闲度假、娱乐健体,为海沧旅游人气的提升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重大事件

  2005年5月,海沧区行政中心大楼落成,海沧区举行海沧台商投资区成立15周年庆祝大会。原商业部部长胡平,全国人大侨委副主任委员王建双,中国开发区协会名誉会长赵云栋,原化工部副部长潘连生,国资委稽查特派员朱蕤,商务部台港澳司司长王辽平,中国开发区协会会长刘培强,国家发改委投资司副司长洪修如等国家部委领导出席了庆祝大会。副省长叶双瑜,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昌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洪永世,市委副书记、市政协主席陈修茂,省政协原副主席邹尔均,市委副书记、市政协副主席吴凤章,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黄杰成,副市长黄菱,市政协副主席庄威等省市领导,以及柯达亚太区副总裁韦立杰、厦门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长吴进忠等300余人出席了庆祝大会。同日,海沧区人民政府与国家开发银行签订《开发性金融合作协议》。9月,亚洲规模最大的运动健身器材生产企业厦门钢宇工业有限公司正式竣工投产。厦门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洪永世,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黄杰成,副市长潘世建,市政协副主席庄威,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黄延强,海沧投资区党工委书记、区委书记钟兴国等出席了开工投产仪式。

  2006年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王刚等中央领导莅临海沧考察,并会见台商代表。福建省委书记卢展工、省长黄小晶,市委书记何立峰、市长张昌平,区领导钟兴国、翁云雷、张灿民等省市区领导陪同考察。4月,海沧区举行首届海沧保生慈济文化节,国台办交流局局长戴萧峰、国家宗教事务局业务司司长张训谋,副省长王美香,市领导黄杰成、洪碧玲、杜明聪、黄菱,区五套班子领导,以及来自台湾、金门等地的代表出席了开幕式。9月,福建省首家知识产权产业化基地——厦门知识产权产业化基地暨海沧科技创业中心正式开园。

  2008年6月海沧保税港区获国务院批准设立,是全国第六个获批的保税港区。12月,海沧大桥西引道正式通车。

  2009年1月,全省首条拥军路正式通车,拥军路总投资1000多万元,长约2.3公里。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包括我区在内的9个试点县(市、区)列为首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单位。

  2010年1月,连接六省、十余个重要城市的中西部出海大通道——厦成高速公路正式开工建设。

  2011年3月,海沧区被国家住建部评为全国首批28个村镇垃圾治理全覆盖县(市、区)。9月,“闽台送王船”和 “海沧蜈蚣阁”两个项目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2012年7月,我区举行东南国际航运中心、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暨海沧新城四百亿工程开工仪式活动。

  2012年8月,我区举行海沧海底隧道接线工程动工仪式。

  2012年9月,我区组织海峡两岸旅游文化综合体一期工程启动仪式。

  2013年8月,我区行政服务中心正式对外服务。

  2013年9月, 全市首个公共自行车系统——海沧公共自行车系统一期正式启用。

  2020年11月16日  海沧区人民政府、威盛电子(中国)有限公司、厦门海沧教育发展有限公司三方联合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启人工智能领域合作新篇章。

  2023年1月7日  海沧区政府和泾源县政府签订了碳汇林项目建设合作协议,海沧区拟投资1000万元在泾源县河源区域建设1000亩高标准碳汇林。今后30年碳汇指标归海沧区所有,项目将在今年春季完成造林。

  2024年1月30日 海沧区省重点项目养生堂厦门万泰诊断基地建设项目主要单体于2024年1月30日顺利结顶,该项目被发改委列为2023年度福建省重点项目工程,主要用于现有产品线的新增产量升级改造以及新上市产品的扩容生产,项目建设完成后将达到年产5亿人份体外诊断试剂,计划竣工日期为2025年6月。

  著名人物

  吴本(979-1036),字华基,号云冲,同安县白礁人(今属龙海市),北宋名医。自幼颖悟,立志学医,以普救众生为己任。访求名师,潜心钻研医术。在青礁岐山龙湫坑畔结茅为舍,采药炼丹,为民治病,被尊为“神医”。景祐三年(1036年),上山采药坠崖去世,乡民于龙湫坑塑像建祠奉祀。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在青礁、白礁各建东、西庙,皆称慈济宫。吴本死后屡受历代王朝褒封,为闽台两岸民间信仰的医神和保护神。

  颜慥(1009-1077),字汝实,号朴庵,海澄青礁颜氏的开基祖。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年)蔡襄为泉州太守,荐颜慥为漳州路教授。后来颜慥辞别蔡襄,居岐山青礁,自号“八遁老翁”。

  释怀琏,俗家姓陈,北宋龙溪县青礁人(今属海沧),在漳州府法华院削发,常居云盖山(今漳州中银开发区云盖寺)。后到南昌石门澄禅师学法。皇祐二年(1050年)奉皇帝召,赐号大觉禅师。后在四明(今浙江宁波)阿育王山终老。

  郑柟,宋代龙溪县文圃人(今属海沧)。政和年间从军到洛川,与西夏战斗中立功,授汀州黄土寨巡检。宣和七年(1125年)金人入侵,他自请前往河北参战,因战功授修武郎,入京守卫。靖康元年(1126年)金人攻城战死。

  颜师鲁,字几圣,宋代龙溪县青礁人(今属海沧),绍兴十二年(1142年)进士,先后任福清知县、江到提举、礼部侍郎、吏部尚书兼侍读、泉州府知府。绍熙二年(1191年)修葺洛阳桥,卒于任上,时年75岁。

  颜晞哲,号云岩,南宋龙溪县青礁人(今属海沧)。绍兴二年(1132年)进士,历任同安县丞、古田县丞、福清知县。

  柯翰(1116-1177),字国材,为后柯村开基祖。柯翰教授百余人,是位刚毅近仁、笃于正学的乡村名儒。南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朱熹首任同安县主簿时,慕名到后柯村拜谒。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柯翰建庐居住,取“古之学者耕且养歹三年通一经”之义,自号寝居为“一经堂”。朱子离任前,承请作《一经堂记》。柯翰谢世后,朱熹以文哭之,褒扬柯先生的治学精神和超凡人格。柯翰以“处士”入祀同安乡贤祠,后柯社以“一经堂”为柯氏宗祠并悬挂朱熹手书“一经堂”及“治学名儒”匾额,朝廷也颁予“御赐金翎”圣牌。

  颜癸,字子治,南宋龙溪县青礁人(今属海沧)。屡有战功,任化军、南宁府长官,后升琼管安抚使、广西转运使。

  颜唐臣(1129-1211),字旋纲,号理庵,南宋龙溪县青礁人(今属海沧)。绍兴十八年(1148年)进士,所居地有绿石渡,潮涨可行舟,潮退泥泞不堪,他出资造堤便民行走,堤长926米,堤上筑态度亭。其子敏若复筑南堤,长600多米。其孙颜戴见堤又淤积,再将其增高,并在堤上筑庵。

  李君怀(1141-1207),字贞孚,号忆园,又号念三郎。南宋同安仙店人(今属海沧东孚山边)。自幼天资聪颖,勤勉为学,宋乾道二年(1166年),被录为泉州路万户府参事。乾道七年(1171年)奉召入江西汝州府集贤馆修撰。淳熙元年(1174年),左丞相王淮出巡汝州,擢升为翰林院承旨,掌管文书起草。乾道八年(1181年),调任濠州(今安徽凤阳)节度使。后提升为五洲节度使。辞世后被诰封南靖王,按郡王礼钦赐御葬,择地于南安大盈东岭头西南坑下葬。

  颜敏德,字克和,南宋龙溪县青礁人(今属海沧)。乾道五年(1169年)进士,授循州知州,因治政有方,峒民不敢犯,官司至朝散大夫。

  苏竦,字廷仪,南宋龙溪县青礁人(今属海沧)。庆元五年(1199年)进士,授肇庆府推官。天性好学,通经史,对《易经》、《礼记》有深研,求教者络绎不绝。

  苏溥,字渊夫,南宋龙溪县青礁人(今属海沧)。嘉定十三年(1220年)进士,授柳州封州教官、光泽县知县,后转广西任职。

  颜复之,字子开,南宋龙溪县青礁人(今属海沧)。淳祐元年(1241年)进士,试礼部,后补入太学,调惠阳教谕,再调湖南,卒于官。

  林天福(1249-1285),原名天福,后改名伯用,号东湖。早年为漳浦县庠生,后为国子监生。因宋德祐二年(1276年)乡寇大作,从龙溪屿头(今龙海市白水镇屿头村)徙居同安县嘉禾里石湖(今厦门岛殿前寨上),为漳城保障,后授龙溪县尹,居漳城。元灭宋时至元十六年(1279年)秋,钦授沿海招捕使职。迁漳州路同知,至元十七年(1280年)升沿海招讨使署漳州路总管。后因公差到莆田,客死他乡。荣袭武略将军,封上户侯。葬在石囷李森地,锦里李氏尊其为始祖。

  李良钦(1490-1580),名三,又名天赐,明代积善里山边村人(今海沧东孚山边)。相貌魁梧,生性秉忠,操行端严,文韬武略,武艺超群。他传授俞大猷各种少林棍法,抗倭保国,官拜义勇将军。天启二年(1622年)加封“名世干城”。位于东孚诗山后寨后村的陡强山,是其当年所建抗倭山寨“龙安寨”。

  林景德(1509-1584),原名日休,号锦山,海沧锦里人。嘉靖七年(1528年)庠生,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岁贡生,隆庆六年(1572年)授南安司训,万历六年(1578年)任新城教谕,十一年(1583年)迁台州府教授转荆州府审理。

  李文简,字志可,号质所,明代同安县山边人(今海沧东孚)。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举人,隆庆二年(1568年)进士,授无为州知州,后升肇庆府同知,再升南京户部山西司郎中,卒于任上。

  柯挺(1537-1610),字以拔,号立台,明代海澄县三都(今海沧东屿)。柯挺隆庆二年(1568年)恩贡,万历元年(1573年)举顺天府第一,万历八年(1580年)成进士,授南乐县令,他减免徭役、铲除地方豪强、惩治贪污,罪案和盗贼都大量减少。后升陕西道御史。上疏辨贤奸,请除奸魁。万历十二年(1584年)卜选定陵时,柯挺上疏力保大峪山之吉,被称为“石敢当御史”。万历十五年(1587年),陕西大灾,上疏请发临德二仓谷二十万石赈济。巡按楚地,时值郧阳兵乱,平定兵变。其时饥荒,施粥赈民,并平定刘汝国起事,楚地百姓感激其德。旋督南京学政,所鉴拔者多为名士。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因选定陵一事得罪御史,以考功法谪补外,遂再不出仕。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卒于建宁之里第,年七十四。

  温如璋,字孚德,三都龙堂人(今海沧温厝),万历十七年(1589年)进士。初授贵溪令,政绩不凡。后到霍邱。刚上任时,便抓捕盗匪数百人,全部诛杀。后拜广西道御史,多所匡济。后奉命任吴地巡按,病疮而卒。

  谢宗泽,字丽卿,明代三都卢坑人(今海沧渐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举人,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丙辰科进士,先任户曹,后守长沙,公平廉威,政声显赫,升江西参政。

  颜思齐(1589-1625),字振泉,海澄三都人(今海沧青礁)。年长精武艺,22岁时在家乡遭宦家之辱,愤杀其仆,逃往日本平户谋生,投在李旦旗下。天启元年(1621年),由李旦出资主导,颜思齐领队、郑芝龙为副,率领十三艘船、数百人,在笨港南岸(今云林县北港镇)登陆。颜思齐率众登陆后,伐木筑寨,总共建立了十个营寨,故有《台湾府志》说“台湾有中国民,自思齐始”。颜思齐一方面向部落头目示好安抚商定疆界,互不侵扰;另一方面由各寨主派船回故乡漳州、泉州招募移民。颜思齐将垦民分成十寨,发给银两和耕牛、农具等,开始了台湾最早的大规模拓垦活动。颜思齐去世后,郑芝龙接手了他的事业,并发展成为台湾海峡最大的海上势力。为了纪念颜思齐开台功绩,现在北港火车站前的圆环中,立有一座颜思齐开台纪念碑,嘉义市水上区南乡里三界埔尖田山尚存思齐墓。

  黄其晟,字芝仲,号元眉,明末清初同安县积善里人(今海沧东孚鼎美)。天启二年(1622年)进士,任东城御史,因耿直不容他人,出知抚州、南昌、桂林等府。转任吏部南宁道时,闻明廷亡,至肇庆奉永历帝。后随帝欲逃往缅甸,途中为清军所虏。

  李其蔚,字寄庵,又字启文,号熏沐,明末清初同安县山边人(今海沧东孚山边)。崇祯十五年(1642年)举人,顺治九年(1652年)进士,任汾州府推官。工诗文,著有《秋怀磊园纪》、《既至见录》、《重修仙店李氏族谱》等书。

  黄升,又名吴升,字泽源,清代海澄县三都人(今海沧鳌冠)。幼寄养母姨吴家,年壮从戎,由千总随征克陈州、金门等地。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随水师提督施琅收复台湾,后升为浙江提督。在浙七年,整军严肃,赈灾恤民,康熙帝授“宽惠纠桓”匾。雍正四年(1726年)退休回籍颐养天年,72岁卒。

  谢英,清代海澄县三都人(今海沧石塘)。清初副将,管直隶宣府张家口参将事,特授骁骑将军,升贵州威灵镇总兵。

  杨衢云(1861-1901),字肇春,原名合吉,又名飞鸿,福建同安霞阳村人(今属海沧)。幼随父出洋谋生,后定居香港。先后任香港圣约瑟书院教员、香港招商局航务书记长。光绪十年(1884年),任英商新沙洋行经理。杨衢云行侠好义,关心时事,富有爱国思想。中法战争中国战败,杨衢云深受刺激,转而投身民主革命运动。光绪十八年(1892年)二月,杨衢云联络爱国青年谢缵泰、周超岳、黄国瑜、罗文玉等,在香港成立革命团体辅仁文社,被选为社长。这是中国近代最早含有反清革命思想色彩的政治团体,其公开宗旨是“提倡西学、开通民智”。同年秋,杨衢云与孙中山结识,其“非造成民国不可”的主张给孙中山留下深刻印象。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二月,杨衢云与孙中山共组革命团体兴中会,被推举为首任会长。因准备广州武装起义泄密而遭镇压,被当局通缉,赴西贡、南非、欧洲等地避难。到南非后,在华侨中积极宣传革命,发展组织。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和彼得马里茨堡建立兴中会分会。同年底,在回香港途中,又在新加坡等地建立兴中会分会。次年,携眷抵日本横滨,以教授华侨子弟英语为生,经常给国内和新加坡等地革命党人寄宣传品和革命刊物。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10月6日,惠州起义因弹药供应不及,遂告失败。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1月10日晚,杨衢云遭清政府刺客枪杀身亡。

  邱韵香(1888—1977) 海沧新垵村人,出生于台湾嘉义。甲午战争之后,日本占据台湾,父亲邱缉臣举家内渡回到祖地海沧新垵。邱缉臣是清朝的“明经”(科举的一种),是一位爱国诗人,留有《丙寅存稿》诗集。韵香在父亲的影响下,博览群书,能诗善赋,诗词有李清照之气,书法亦自成一格。嫁入霞阳杨文升家后,邱韵香将住所命名为绣英阁,从未停止过对诗歌的追求,著有《绣英阁诗抄》等。年近而立的韵香曾因陈嘉庚礼请,为其妹教学。邱韵香还精研医理,曾用诗记录了对医学的理解,如诗作《论医五首》,不惑以后,“寓厦行医”。

  杨文升 海沧霞阳村人,邱韵香的丈夫。出生于侨商家庭,经济较为富足,是个画艺不凡的才子,师从闽南著名画家吴石仙。杨文升夫妇在文学艺术方面的成就,一时成为美谈。夫妇常与文人故友唱和诗句,“帝师”陈宝琛、近代台湾四大诗人之一的施耐公、东山著名画家马兆麟、厦门同盟会会员苏眇公等,都曾留墨题字,盛赞杨文升夫妇的才学。

  陈瑞麟(1867——1960) 东孚镇芸尾村人,青年时代旅居新加坡。辛亥革命后,思乡心切,回到故里定居。他体恤乡亲邻里的疾苦,经常慷慨解囊救危济贫,不时出面主持乡邻宗族争斗及重大民事纠纷的调解,广大民众尊称他为“瑞麟长”。他致力于兴办教育等公益事业,20世纪20年代初,他创办鼎山育婴堂,收养邻近村落的孤儿及弃婴。紧接着,又倡办鼎山积善小学(即鼎美中心小学前身),使桑梓弟子有了就学的场所。1923年,白礁慈济宫重修,陈瑞麟被推举为首席董事,与陈炳煌等主持重修工程,从筹措、施工到落成,善始善终。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当选为漳州华侨公会委员,积极投入抗日救亡的鼓动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当选为同安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2年,重返新加坡与爱女团聚。

  林文庆(1869—1957) 字梦琴,海澄三都鳌冠(今属海沧)人,生于新加坡。1892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医学内科学士和外科硕士学位后回新加坡行医。1960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2年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机要秘书兼医官。1921年应陈嘉庚之聘为厦门大学校长,1938年卸任回新加坡。其临终前捐献新加坡币30万元予厦门大学,著有《从内部发生的中国危机》等。

  李振殿(1873—1965) 字延芳,福建海澄县三都(今属海沧)人。23岁赴南婆罗洲诗巫埠,任长发号职员,历六载。后到古晋埠,开创长成号,经营树胶土产杂货生意,营运五载,已拥巨资。民国元年(1912年)运货抵星荆长成栈。太平洋战祸突发,日机首次轰炸星市,长成栈店中弹崩塌,损失甚巨,继因星岛沦陷,业务随之停顿。星岛重光后,东山复起。1937年卢沟桥事变,讯息南传,侨胞同仇敌忾,组织“新加坡华侨筹赈祖国难民大会委员会”,发动筹款救亡工作,任常务委员兼财务主任。为中华总商会历届董事。

  陈粹芬(1873—1960) 原名香菱,又名瑞芬,因排行第四,故人称“陈四姑”。祖籍同安县新垵村(今属海沧)。1892年8月,陈粹芬在香港认识了孙中山。思想开放的陈粹芬又非常崇拜孙中山,于是,两人结为革命伴侣。在孙中山艰难曲折的革命征途中,她无怨无悔地同他患难与共达20年之久。在国内,在日本、新加坡,她成为孙中山的护士兼卫士,参与秘密接运武器弹药,接待革命党人,印发反清檄文,将宣传品分送到国内、南洋各地和日本、美国。她能骑马,会开枪,多次随军征战,被誉为“性格刚毅的女杰”。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当选临时大总统。跟随他出生入死的陈粹芬,却不愿进入南京,自甘功成身退、归于平淡的陈粹芬,过着朴实无华的生活,更不炫耀自己的特殊身份。后来,她只身到马来亚庇能定居。她不计得失,自我牺牲,视荣华富贵如浮云,深受当地侨界人士好评,人们仍尊称她为“孙夫人”或“孙太太”。陈粹芬的业绩和品格,深受革命同志、海内外舆论及孙家族亲的敬重和尊崇。她对中国民主革命的贡献,受到史学界的肯定。

  邱菽园(1874—1941) 原名德馨,字湲娱,别号绣原、啸虹生,晚年自号星洲寓公,海澄县新垵乡惠佐村(今属海沧)人。学者、诗人、楹联家,有“星洲大才子”之称。清同治六年(1867年)20岁时考中举人,内阁中书衔。参与“公车上书”,为康有为“拜门弟子”。工诗文,尤好作小说,与王晓沧,潘兰史、丘逢甲并称“四子”。1896年,当其醉心仕途之际,因父病逝,赴新加坡奔丧。由于继承其父遗产,成为巨富。后无意经商,便以诗文会友,先后创设“丽泽社”、“乐群文社”,主持“今吟社”。先后创办《天南新报》、《振南日报》,鼓吹维新。并与林文庆、陈合成合办新加坡第一所华侨女学。1960年后,潜心著作写诗,被尊为“南桥诗宗”。由于慷慨支持革命和公益事业及投资不当,1970年投资土地业亏损甚巨,导致一贫如洗。晚年皈依佛教。著有《菽园诗集》、《菽园赘谈》、《啸虹生诗集》等。

  林玉奕(1875—1933) 字德徽,海澄锦里(今属海沧)人。年长前往南洋,先后辗转奔波,最终在印尼巨港坡定居。他先做小商贩,后来开“林锦德”号商店致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曾被推选为印尼巨港坡中华总商会会长。其致富后乐善好施,每过一二年必回乡一次,帮助乡亲解决一些困难。常为贫困的人施棺济药,并救济孤寡。1919年独资创办锦里小学,1913—1933年间独资建“敬德堂”分祖祠。1933年春季,海水冲垮堤岸,危及水田和村庄,他发动并出资抢修堤坝,终于挡住大水。后决定建筑石堤,加高加厚堤坝。他急雇石匠到猫碗山开采大石条运来筑堤,并在堤坝上建造两个涵洞。工程浩大持续数月,直至农历五月初七他病逝时,工程还在继续施工。此双抗涵工程竣工至今,还在起着防洪和排水的作用。

  邱新样(1881—1955) 少时家境贫苦。青年时赴缅甸打工谋生,最后来经营大米、盐业致富,成为仰光市邱姓诒谷堂主和邱曾氏龙山堂主,是仰光华人中颇有影响的人物。邱新样致富后,热心家乡的发展,修桥铺路,慷慨社会公益。于1933年携款回新垵,在马銮湾边建起“锦庆堂”。邱新样建成新厝后,仍往缅甸经营事业。抗日战争期间,中缅边境不靖,他应老朋友陈嘉庚之邀,全家迁往新加坡定居,1955年逝世,终年74岁。

  林者仁(1881—1949) 字袖湖,海澄东屿(今属海沧)人。留日时加入中国同盟会,参加漳州光复活动。中华民国建立后,曾任护法国会议员,内政部参事。1927年参加北伐,曾任战地政务委员会司法委员。历任福建省高等法院院长、龙溪县县长等职。

  杨昭固 字子贞,海澄县霞阳(今属海沧)人。早年旅居仰光,商务十分发达。1904年倡办霞阳中西小学堂,从校舍至经费一概自己负责。1922年在仰光倡办杨府植德堂公司并出任正大董。他对家乡的公益事业贡献很大,如在霞阳社设立高、初两级小学校一所,并对霞阳社本族人肄业于国内或国外学校的子弟每年均有津贴。

  邱仁心(1889—1916) 海澄县新垵(今属海沧)人。辛亥革命期间,与厦门王振邦、海澄丘廑竞等一起参加光复的斗争。1915年初,参加中华革命党,进行反袁护国斗争。曾到同安寨仔湖参与组织福建下游护国军第二支队,担任军需官,参加攻打同安。后不幸染疫病逝。1916年革命党福建支部将其列为护国反袁福建殉国烈士。

  庄天来 字哲松,同安祥露(今属海沧)人,生于清光绪年间。从小南渡菲律宾谋生。经商致富后,不忘回报家乡。于民国初年携巨款返回家乡建业。1917年独资兴建同祥小学。辞世后,由其子秉承父志,坚持至新中国成立后由人民政府接办为止。

  杨元通(1894—1935)生于缅甸。自幼勤学奋进,是早期霞阳小学毕业的高材生。大学毕业后出国留学,学业有成后,定居缅甸仰光。后担任缅甸日报社社长,1925年出任仰光霞阳植德堂公司评议员。1929年回到国内,1930年在厦门集资创办《华侨日报》,并出任社长。在厦门期间,十分关心霞阳村群众的生活,1935年农历五月二十四,他回到故乡霞阳社,与“家长老大”商讨开发荒地,普种桐油树,绿化山头,增加群众的经济收入。正当元通风华正茂,专心致志报效家乡之际,宏图未就,不幸于1935年农历五月二十五日,在霞阳村海口游泳时,溺水身亡,终年41岁。

  林可胜(1897—1969)海沧鳌冠人,生于新加坡。著名生理学家。1919年毕业于英国爱丁堡大学获医学学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20年至1924年又获哲学博士和科学博士,成为美国芝加哥大学洛氏基金会研究员。后回国任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理学教授和系主任。1927年创设中国生理学会,兼任《生理学杂志》主编。次年任中国医学学会会长。抗战爆发后,在贵阳创办红十字会救护总队,任队长,先后派遣分队赴各战区服务。1942年至1944年受命随远征军事家赴缅甸,任军医总监。抗战胜利后任中央研究院院士、南京国民政府卫生部长等职。1949年由台湾赴美。著作有《生理学概论》等。

  林启文(1901——1973) 海澄锦里(今属海沧)人。少小家贫,年长后赴印尼巨港做生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卖掉橡胶、咖啡园回巨港办公司。1952年响应祖国“欢迎爱国华侨回国,以资金支援建设”的号召,回国定居广州。1953年捐款扩建锦里小学,1955年重修海沧中心小学八卦楼,还捐资建厦门华侨博物馆、陈嘉庚纪念馆、厦门华侨大厦等事业。为中国致公党党员、广东省政协委员、广东省侨联委员。

  巴宁(1903—1951) 海澄县新垵乡(今属海沧)人,缅甸华侨作家。1921年离开家乡到缅甸。1930年创办《新芽小日报》,开展新文化运动。1934年至1937年间,相继出版《卜间》、《明天》、《熔炉》等刊。1937年8月成立缅华文艺界救国后援会,任常务理事。仰光光复后,出任《新仰光报》的笔政兼编副刊《三年》。其对缅甸华侨社会的文化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丘汉平(1904—1990) 海澄县新垵(今属海沧)人,生于缅甸。少时回国求学,后赴美国留学,获华盛顿乔治大学法学博士学位。1931年回国后在上海创办华侨中学等,曾任暨南大学外交领事系主任等职,并兼任交通大学等校的教授。1939年回闽,先后担任福建省政府委员兼银行总经理等。1947年返沪重操律师行业,当选国民政府立法委员。1949年赴台后,任台湾华侨人寿保险公司董事长、东吴补习学校校长等职。著有《历代刑法制》等。

  杨元荣(?—1994) 霞阳(今属海沧)人。香港伊丽莎白医院院长,曾获英国女王授爵。1986年捐资12万元在霞阳建幼儿园、修祠堂、筑村道;1990年又捐资23万元改建霞阳小学;1994年再次捐资35万元为霞阳小学设立教育基金会。1994年病逝于马来西亚。

  李友邦(1906—1951),原名李肇基,友邦为其谱名,四房李万来子。祖籍福建同安积善里(今属海沧东孚镇山边村)。李友邦在学期间加入“台湾文化协会”,积极参加反日活动。1924年3月,遭到日本殖民当局通缉,他连夜逃离台湾来到祖国大陆,9月进入黄埔军校第二期就读。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日战争正式爆发,抗日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李友邦指出:欲救台湾,必先救祖国。1939年他在浙江金华组建“台湾义勇队”及“台湾少年团”,同年10月国民政府正式委任其担任“台湾义勇队”队长兼“台湾少年团”团长,并晋阶为陆军少将。1945年抗战胜利、台湾光复后,台湾义勇队成员返回台湾。1951年李友邦将军在台湾白色恐怖中遇害,牺牲时年仅47岁。

  马寒冰(1916—1957) 原名国良,霞阳村上马人。出生于缅甸勃生城。12岁返国定居于鼓浪屿,就读于英华中学。20岁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在鼓浪屿组织天竹文艺社。抗战爆发前夕到缅甸,后任《兴商日报》总编辑。1938年赴延安。不久调军委卫生部工作,旋又调任三五九旅当秘书至后勤部长、宣传部长,历任新疆军区文化部长兼中共新疆分局秘书长、解放军总政文化部文艺处长。1957年7月7日死于冤案(已平反)。创作颇丰,1989年出版《马寒冰文集》,他写的《新疆好》歌词风靡一时,作品有《中原突围》、《尼罗河畔》等。

  邱德拨(1918—2004) 马来西亚华人,祖籍海澄县新垵村(今属海沧)。1933年毕业于新加坡圣约瑟书院后在当地华侨银行任职。1960年到吉隆坡与朋友设立马来西亚银行总行。1976年从银行家变为酒店业大亨和产业发展商。后成为旅馆业、产业巨子,他的资产总值在10亿美元左右,堪称新加坡首富,其基金会斥资近两亿元人民币捐助北京大学修建奥运场馆“中国脊”。邱德拨生前深深怀念祖国和家乡的情谊,可见一斑。

  杨德元(1922—1989)海沧霞阳人。出生在香港,中学时代就追求进步,在中共地下党领导下从事学生抗日救亡工作。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任东江华侨服务团博罗队队长,1940—1945年在东江游击队,先后任区委书记、县委书记,解放战争时期任鹤山县委书记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县委书记、地委书记、广东省常务副省长兼省政府秘书长、中共广东省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广东发展银行董事长、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

  周起元(1571—1626) 字仲先,号绵贞,福建海澄县三都(今海沧后井村)人。明隆庆五年(1571年)生。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乡试第一,翌年中进士,授江西浮梁(今景德镇市)知县。初到任,有当地豪强谋占宋范仲淹所建双溪书院,周起元公正执法,坚决抵制,获得公论赞扬。擢任南昌知府,搜捕流窜罪犯,维护地方安宁,百姓得以安宁。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受荐晋京,拟任湖广道御史,适值京察(京官考绩),因受党争牵连,滞留两年,才得任命。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周起元由陕西巡抚调任广西参议,分守右江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天启三年(1623年),周起元入朝为太仆寺少卿。翌年,周起元任右佥都御史,巡抚苏松十府。

  城区市政建设

    园林绿化

  编制了《海沧区园林绿化示范城区建设指引》。 先后完成了作为特色精品公园的海沧市民公园改造提升,作为花漾街区样板项目的滨湖路西侧绿化景观提 升,以及林下空间梳理5次、立体绿化共5处。新增或改造园林绿地120.84公顷,占年度任务85公顷的142%,其中公园绿地56.94公顷,占年度任务20公顷的285%;新建或改造绿道13.6公里,占比年度任务10公里的136%,其中慢跑道2.5公里;完成12个“快 修快补”项目,累计补植踩踏地块3061㎡、更换长势不佳地被10204 ㎡、清运绿化垃圾932m³。

  城市交通

  2018年“五纵八横”主干路网基本成型,正在加快推进第二西通道、海沧疏港通道、海新路与疏港通道立交,芦澳路(马青路-翁角路段)等项目建设。片区路网不断完善,持续推动东屿CBD片区、信息产业园区及孚新工业园区路网建设,提升道路路网密度,打通路网微循环。

  2020年优化调整20条次公交线路,新增公交线路5条,持续推进公共交通设施建设,提升地铁2号线接驳站点设施,完善产业园、工业区及行政村站点设置,全区已建成候车亭304座、公交场站13座(含租借用地)。以共享单车系统,有效衔接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狠抓交通秩序整治,全面排查整治全区交通安全隐患。

  2023年省、市重点工程项目海沧南大道(马青路—沧江路段)提升改造工程正式开工。该项目位于海沧区沧江新城,总投资9.79亿元,北起马青路互通立交,南至沧江路互通立交,道路长3.63公里,红线宽60米,为省、市重点工程,是完善厦门市海沧港区集疏运体系、市区主骨架路网结构的重要民生基础工程。

  2024年,厦门海沧CBD片区两条道路通车。

  海沧系列公益微电影《海沧微故事》

  《海沧微故事》第一季、第二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