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沧最美观景台 李毅青/摄影
十月的清晨,晨光熹微,霞光为海沧湖面铺上一层碎金,秋日的海沧,美景宜人。去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福建、厦门考察,殷切的关怀与厚重的嘱托,化作海沧全区上下砥砺前行的磅礴动力,汇聚成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强音。
一年来,海沧胸怀“国之大者”,紧握发展蓝图,以奋斗为笔、写下“深化改革、产业转型、城乡融合、文旅融合”的实干篇章,推动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在海沧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全力答好让人民满意的时代答卷,为厦门努力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海沧力量。
创新驱动 产业能级跃升新高度
乙肝,从“只能控制病情”到“有望实现临床治愈”。近日,厦门特宝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派格宾®(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注射液)的新增适应症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批准——派格宾®联合核苷(酸)类似物用于成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sAg持续清除,这是全球首个获批该适应症的药物,标志着乙肝临床治愈正式迈入新阶段,为全球乙肝防治提供了新的方向。
无独有偶。福建盛迪医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HRS-5635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纳入拟突破性治疗品种公示名单。临床研究结果显示,HRS-5635有提高慢乙肝功能性治愈的潜力,且同时具备良好的安全性特征,预计可为慢乙肝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
事实上,海沧不仅在乙肝治疗药物研发方面有所建树,在宫颈癌疫苗研发领域也取得重要进展。上个月,全球首批国产九价HPV疫苗馨可宁®9在海沧成功接种。这是我国首款国产九价HPV疫苗,也是全球第二款九价HPV疫苗,由位于海沧的万泰生物与厦门大学联合研发,它打破了国外产品长达十余年的市场垄断,为全球消除宫颈癌贡献了中国智慧。
特宝生物重磅创新产品获批上市,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作为省、市生物医药产业核心承载区,一年来,海沧始终坚持创新驱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动能澎湃、亮点纷呈:已上市全球首支戊肝疫苗等6款一类创新药,占福建省75%;海沧首次荣登“全国创新百强区”榜单,6家生物医药企业上榜“2025福建省创新型民营企业100强榜单”。目前,海沧汇聚生物医药企业530家,年产业规模314.58亿元,已成为长三角与珠三角之间,东南沿海区域产业规模最大、人才集聚最多、创新研发转化能力最强、产业生态最完善的国内领先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产业是海沧发展的基石。一年来,海沧区以坚韧不拔的韧劲与闯关夺隘的魄力,全力转动科技创新引擎,打造“3+3+4”现代化产业体系,高能级项目纷至沓来。去年,海沧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5.32%,远高于省、市平均水平。
攻坚一片“芯”。全省最大的第三代SiC功率器件芯片生产基地——厦门士兰集宏半导体有限公司8英寸SiC功率器件芯片制造生产线项目(一期)正式投片,预计下个月中旬将实现产出,项目达产后可满足国内40%以上的车规级SiC芯片需求,将助推厦门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加速发展,为厦门抢占未来产业赛道、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的支撑。
专注一块“膜”。走进站在“膜法革命”科技最前沿的中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百米长的世界级新能源薄膜生产线如同一条“工业动脉”,在无尘车间里平稳运行。作为全球最大的BOPA(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供应商,全新新能源薄膜生产线的投用,完成了从功能性膜材“隐形冠军”横向跨越为新能源膜材全球技术领军者的华丽升级。
精研一颗“豆”。中国最大单体咖啡烘焙工厂——瑞幸咖啡(厦门)创新产业园项目落地海沧,产业园建成后计划年烘焙产能5.5万吨,年处理生豆能力最高超10万吨。该项目不仅是瑞幸咖啡供应链体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更为厦门咖啡产业集群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城乡蝶变,治理融合焕发新活力
“看,这座正在装修的古厝,未来是福建地方戏曲博物馆,这里将设置闽剧、高甲戏、芗剧、莆仙戏等多种戏曲展示区,还有福建戏曲各大名家的简介和作品展示。”行走在嵩屿街道鳌冠社区的古厝群间,选调生小毕热情地介绍古厝“活化”成果。
鹭海广场签约落地、香道非遗制作体验入驻古厝、大物业智慧管理升级完善……金秋时节,鳌冠社区城中村现代化治理硕果累累。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一年来,结合城中村现代化治理,鳌冠充分挖掘村庄文旅资源,积极推动数字化赋能,着力打造串联山海、融通古今的“数字+”文旅小镇。“四庙三祠一提督,一院一树万年蚀”,如今,拥有丰富文旅资源的鳌冠社区迎来焕新蝶变,一座串联山海、融通古今的文旅小镇已具雏形。
这只是海沧区因地制宜做好城中村现代化治理工作的一个缩影。“城中村现代化治理既是难啃的‘硬骨头’,更是要直面的‘必答题’。”海沧区城中村现代化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一年来,海沧围绕“宜居、宜业、智慧、和谐”建设目标,秉持“全域、彻底、科学”的治理理念,启动多个城中村治理工作,持续提升消防安全治理、破解空间梳理难题、推进集体经济项目、探索大物业管理、完善公共卫生体系……
海沧全面推动城中村现代化治理,图为沧江古镇新貌
走进温厝社区,集体经济发展项目一期(温厝晖苑)投入使用,预计每年为集体增收超千万元;夜幕降临,霞阳夜市一条街生意红火,各式美食琳琅满目,成为新老霞阳人夜间休闲的好去处;在新垵村,“新垵夜校”重新启动,通过“白天上班+晚上充电”模式,引导青年在夜晚闲暇时刻提升自我……一年来,海沧以坚实的治理步伐,不断绘就城乡融合发展新图景。
城乡融合发展,不仅在于形态,更在于精神。2023年,福建省公布首批城乡精神文明融合创建试点县(市、区),厦门市海沧区名列其中。一年来,海沧持续围绕理念、服务、文化、治理、创建、人才等六个方面推进城乡精神文明融合创建,积极作为。今年3月,东孚街道综治中心成为“全国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现场会观摩点”,获中央政法委高度肯定,不断提升的安全指数持续为群众增添了实打实的幸福感。
文旅兴城,诗意栖息点亮新生活
海沧湖畔各类主题跑活力四射、“福建舰”模型首度亮相厦门、金沙书院拜月仪式古韵悠长、天竺山稻田音乐会别出心裁……刚刚落幕的国庆中秋假期,海沧文旅多点开花、满城精彩,策划举办“湾有引力·趣玩海沧”2025年海沧湖欢乐嘉年华,让市民游客在浓郁的家国欢庆氛围中,沉浸式体验假期的缤纷多彩。
文旅是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一年来,海沧深耕全域旅游,着力打造富有海沧特色的文旅产业。在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过程中,文旅融合正释放出新的活力:持续提升中国(厦门)智能视听产业基地拓展区,入驻企业124家,注册资本金达11.62亿元;首次引进全国头部音乐节“泡泡岛音乐与艺术节·东南站”,形成“演艺+”文旅融合消费新业态;成功举办天竺山桐花旅游季活动,形成“山上赏花、山下消费、全域联动”的文旅产业生态链;举办海沧半马、CTA500网球巡回赛等文体旅活动……
与此同时,海沧还扎实推进“引客下乡”,今年3月,一农社区下陈社油菜花节成功“出圈”,引爆全城乡旅热点,活动吸引市民游客超5万人次。
如果说不断提升的文旅品质为游客带来新乐趣,那么持续优化的公共文化服务,则为生活在海沧的居民创造了更丰盈的精神家园。一年来,海沧举办全民健身运动会等文体旅活动280余场次,参与者达70万人次。全区新建78处体育运动场地设施,新阳片区设施短板不断被补齐,马銮文体中心及文化广场项目开工建设,并打造了“深夜书房”“城市书房”等夜读空间,成为城市温暖的“文化灯塔”。
改革攻坚,开放格局构筑新优势
在全市首创“进不了窗口”事项综合服务中心,专门协调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各类疑难问题,截至目前累计受理并办结企业诉求2100余件,办结率超过97%;建立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八办”工作机制,通过部门协同、流程再造,把原本要900天的“农转用”审批缩短到6个月;深化探索“拿地即开工”服务模式创新;全省率先实现企业“四证齐发”……这组亮眼举措的背后,是海沧刀刃向内、深化改革的生动注脚。
“回顾海沧这一年发展,许多工作都是以改革的思路不断直面问题、破解难题。只有全面深化改革,才能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空间。”海沧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一年来,海沧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在营商环境、城市管理、涉台司法等方面改革上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
海沧港是世界深水条件最好的港区之一,港口吞吐量占全厦门70%以上。陈新新/摄影
厦门,寓意“大厦之门”,开放是这个城市的基因。海沧资源禀赋得天独厚,是中欧、中亚班列的重要起始点,海沧港是世界深水条件最好的港区之一,港口吞吐量占全厦门70%以上。近日,海关总署公布:2024年厦门海沧综合保税区排名全国第八,定性指标得分排名全国第一。
聚焦高水平对外开放,一年来,海沧主动融入厦漳泉都市圈和闽西南协同发展区,推动产业优势互补、融合共生。同时,持续完善港区交通体系,不断加快“两横三纵”货运通道和“一横两纵”客运通道建设,加速推进全国首个自动化海铁联运项目,推进外向型经济实现新提升。
大美海沧 陈志强/摄影
作为全国设立最早、规划面积最大的国家级台商投资区,一年来,海沧积极推进两岸融合发展,创新突破、主动作为,通过优化提升海沧“台胞之家”等涉台服务平台,吸引更多台湾青年来海沧就业、创业。同时,海沧首次组建区级两岸青年民族乐团,高质量举办“乐动海沧”2025年海峡两岸(厦门)民乐交流系列活动、海峡两岸汉字文化系列活动、海峡两岸青少年棒球交流赛、海峡两岸(厦门海沧)大众田径公开赛等对台文体交流活动,推动两岸文体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