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沧在推进小流域治理中主要做了哪些实践探索?
2024-11-14 16:46 字号:

  主要是从建立机制、防治结合、长效长治三个方面着手推进。

  一是推行河湖长制。制定出台《海沧区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方案》,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区总河湖长,区政府分管领导任副总河湖长,河长办负责河湖长制组织实施的具体工作,各成员单位形成工作合力,充分完善河湖长制组织体系,强化河湖长制工作组织领导,有效推动小流域治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是强化治污控源。全面整治以玛瑙加工业为主的小加工企业,共关停、搬迁违法违规企业276家。实行全区禁养生猪、狠抓生猪养殖清退,共清退生猪379场10.5万头,并杜绝生猪养殖回潮;全力推进水禽污染防治,推动水禽养殖场清退,共计清退养鸭场39场、蛋鸭35.8万羽。开展农业面源技术推广示范,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示范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生物农药及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多渠道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整治。东孚街道正本清源项目完成85.4%,完成过芸溪沿线13个自然村农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工程,完成全区17个安全生态水系建设项目,实施河道清淤整治和水质提升项目。

  三是落实长效长治。引导群众将以往以生猪、禽类养殖、小作坊生产为代表的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向现代生产生活方式转变,有效降低了工业排污、养殖排污对流域的不良影响。东孚街道被评为省级休闲农业示范乡镇。通过过芸溪日常养护和安全生态水系等项目管养,保持“河畅、水清、岸绿、景美”,2023年度水利部、省水利厅下发“四乱”问题图斑,均未涉及我区。举办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厦门市河(湖)长日宣传活动,通过报纸、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和现场讲解,多方面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管水护水,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和保护河湖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