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
12月13日,海沧区召开全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暨网信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网信工作,推动海沧区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和网信工作高质量发展。
此次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以及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网信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网信工作会议精神。
回望过去,信心更足;展望未来,步履愈坚。接下来,海沧区将继续牢牢把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着眼大局,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注重改革创新,坚定不移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全力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高质量发展,不断开创海沧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网信工作新局面:
一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牢牢把握新时代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切实筑牢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根基;
二要持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充分展现海沧经济发展活力、发展韧性、发展优势,不断提振全社会发展信心。加快形成全媒体传播体系,持续提升融媒体竞争力影响力;
三要有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狠抓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落地落实,更好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融入日常生活;
四要全面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加强历史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深化两岸文化交流,培育壮大文化产业发展新动能;
五要压紧压实意识形态和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深刻认识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复杂形势,强化阵地管理,确保各类意识形态阵地可管可控;
六要坚持和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和网信工作的全面领导,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勇于改革创新,敢于善于斗争,不断开创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和网信工作新局面。
打造多元宣传矩阵
让党的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在东孚街道过坂社区,围绕村庄大小事的“后坑夜话”一次次在榕树下、祠堂前、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举办,村民们围坐在一起,学习一条条党的创新理论,聊出一个个乡村振兴的金点子。
今年以来,海沧坚持领导干部带头系统学、联系实际学,21场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相继展开,推动理论学习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深化内化转化。
在基层,“海沧新声力”宣讲品牌家喻户晓。39支来自全区各行各业的宣讲队伍深入一线,开展形式多样的宣讲活动。
“新声杯”理论宣讲比赛、厦门首场音乐党课等各具特色的活动也相继展开,打造丰富多元的宣讲矩阵。
区委宣传部获评市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全区6人被评为全市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塑造多个理论宣讲品牌。
紧扣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出“党的二十大代表蔡月英”等主题宣传,累计刊播稿件7000余篇,其中中央级643篇。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区委宣传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做足产业文章,充分展现海沧发展活力、发展韧性、发展优势,不断提振全社会发展信心,先后推出“海沧产业领军人物”、“号角”、海沧第三产业最新进展、“专精特新看海沧”等系列报道。
策划8天八期“打卡招商花园城”,引流160万人次。
推出“美好生活在厝边”走透透系列直播,6000余人留言为海沧发展建言献策。
制作条漫回眸2022、“小海新春主题表情包”、巡展“视觉海沧”摄影短视频作品。
区融媒体中心各平台累计新增粉丝超10万,总粉丝数已达143.3万,基本实现海沧全覆盖,其中阅读量超10万以上爆款产品14条,100万以上原创短视频3条。“今日海沧”公众号在全省政务新媒体榜单排名前十。
聚焦城乡精神文明融合
常态长效惠及民生
本月,海沧区与屏南县签订《城乡精神文明融合发展结对共建协议》,在全省率先开展区县级精神文明融合发展结对共建,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山海携手浇灌“文明之花”。
作为首批省级“城乡精神文明融合创建试点区”,在加速推进城乡精神文明融合发展的进程中,海沧先谋后动,步履坚实。如今,在“14+6+N”工作机制带动下,城乡要素加速流动,不断激发精神文明建设新势能。
✔“与文明同行进村居”等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充分激发了市民群众参与积极性。
✔举行“文明礼仪进校园”、“平安集市”、“文明家庭”等超300场活动。
✔积极摄制“文明海沧行”系列短片、推出《文明海沧这些年》宣讲专栏、打造“戎情海沧”全民国防教育品牌IP。
遴选了首批16家单位作为海沧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全年开展主题活动1万余场。
新阳街道翁厝社区获评2022年度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最佳志愿服务社区,“红裙子志愿服务队”银龄卫士项目登上央视新闻,“悦读福袋 传递爱”项目获评2023年福建省全民阅读优秀项目,“悦读福袋 传递爱”走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入选第十七届“书香八闽”全民阅读月重点活动。
在文明创建方面,海沧加速推进“十大提升”整治行动,抓好年度31项重点项目清单落地落实。群众在文明创建过程中得到实惠、看到变化、感到温暖。
着眼群众文化需求
文化事业推陈出新
13日上午,国台办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朱凤莲指出,2023海峡两岸汉字节评选出年度汉字“融”,代表了两岸民众要和平、要发展、要交流、要合作的共同心声,也反映了两岸民众的朴素愿望和两岸关系的发展前景,可谓是一字千言、众望所归。
作为国台办重点交流项目,4个多月来,2023海峡两岸汉字节在两岸如火如荼举办,活动呈现出层级更高、内容更丰富、参与度更广泛的特点。
文化如水,滋养人心
连续举办16届的海峡两岸汉字节
只是海沧在文化事业产业领域
频频出圈的一个精彩片段
如今
海沧惠民文化不断深入:
“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深入举行,为两岸同胞线上相聚共庆佳节搭建桥梁。
“读行海沧”全民阅读品牌持续深化,“书海沧沧 开卷扬帆—2023海沧全民阅读节”65项活动贯穿全年。
“音乐厦门大家唱”、“天竺山下”周末乡村音乐会、“茶饮缦云 悦动海沧”音乐艺术节等群众性音乐品牌走进基层……
事实上,在海沧
文化不仅与城区共生
与生活共享
还与产业共融
今年,海沧与厦门大学电影学院、中国广联演员委员会和造型艺术委员会签订框架合作协议,推动厦门文广传媒总部落户海沧,依托海沧影视产业发展基础和政策优势,构建智能视听产业新生态。
如今,海沧富有生命力的文化产业生态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目光。
“星辰大海·三天三夜”。
在中国电影金鸡奖活动中,海沧签约项目14个,“星辰大海·三天三夜”活动落地海沧,40名青年演员走进海沧体验生活、采风创作,海沧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发展成就透过镜头和广大观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