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2%!海沧跻身全国前列!
时间:2025-08-30 08:56

  这项数据公布

  海沧区跻身全国前列!

   

  近日,2024年海沧区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数据正式揭晓——投入强度5.32%,经费投入达57.38亿元!投入强度连续两年超过5%,远超省、市平均水平,跻身全国前列。

  注:R&D经费投入,是国际上广泛使用的、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自主创新投入规模及水平的重要指标。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R&D经费及其投入强度已成为监测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核心指标。

  这也是今年3月份海沧区

  首次荣登

  全国创新百强区榜单的最有力支撑

   

  大美海沧 陈志强/摄影

  这份亮眼数据绝非偶然,而是海沧区围绕“创新驱动”构建全链条支撑体系的必然结果。从政策引导到主体培育,从平台搭建到人才保障,每一个环节都在为R&D投入“加码”,背后逻辑清晰可见。

  企业是创新“主力军”

  规上工业企业扛起95%+研发重任

  R&D投入的“压舱石”,始终是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夯实。

  2024年海沧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达54.92亿元,占全区全社会R&D经费的95.71% ,近乎包揽全区研发投入;其中,92家企业年度研发费用超1000万元,特宝生物、万泰沧海、厦钨新能源等12家企业更是突破1亿元大关。

   

  这背后是海沧对优质企业梯队的精心培育,目前全区拥有539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规上高企259家,2025年1-6月产值达399.4亿元)、2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家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还有云天半导体(独角兽企业)、厦钨新能源(瞪羚企业)等一批高成长性科技企业。

   

  厦钨新能数字化工厂实景

  正是这些企业构成了研发投入的“核心矩阵”,让创新有了“主心骨”。

  “四链融合”做支撑

  政策+资金+平台+人才缺一不可

  研发投入的持续攀升,离不开“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四链深度融合。海沧区通过“真金白银+精准服务”,为企业创新扫清障碍。

   

  海沧区产业与金融对接会——白鹭英才融创汇集成电路专场

   

  “益企扬帆,政金护航”2025年厦门市海沧区政金企对接会

  一是资金端“撬动”,2023年以来,区本级累计发放科技创新补助5.74亿元,用财政资金杠杆激发企业内生动力,直接推动R&D投入强度连续两年突破5%;同时通过国兴二期基金定向注资,为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领域企业解决融资需求超1亿元。

  二是平台端“赋能”,累计建成139家各类科研创新载体(含29家国家级),涵盖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17家龙头企业依托这些平台开展重点领域技术攻关;还引入生物医药测试分析、CXO机构等近30个高能级服务平台,累计提供技术服务超10万次,让企业研发“有工具、有帮手”。

  三是人才端“保障”,出台“国际一流人才湾区15条”,构建“1+1+N”人才政策体系,2024年新入选省“百人计划”、市“双百计划”人数居厦门各区第一;通过“靶向引才”聚焦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主导产业,为企业创新注入“智力活水”。

   

  省药品审评与检测评价中心分中心落地海沧

  研发投入反哺发展

  创新成果转化为经济增量

  高投入终究要落地为高产出。海沧区通过R&D投入驱动的创新成果,已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擎。

  设立75个科技创新专项,投入补助3662万元,撬动企业研发资金4.14亿元,最终实现销售收入20.78亿元;万泰沧海斩获2025年中国专利金奖(全省唯一),安捷利美维获评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0家企业获省科技进步奖,一批“卡脖子”技术攻关成果落地,让“研发投入”真正变成了“核心竞争力”。

   

  万泰沧海和厦门大学共同研发的首款国产九价HPV疫苗

  如今的海沧,正以5.32%的R&D投入强度为新起点,持续优化创新生态。下一步,海沧区将继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生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为厦门市打造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贡献海沧力量。

  科技创新 永无止境

  海沧正在路上

   

附件下载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