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冠军”!从甘蔗地到科创板上市,厦门这家企业……
时间:2025-09-03 08:36

  

  在海沧翁角路与新景路交叉口,特宝生物实验室里,科研人员正专注进行着样本分析与试剂制备,生物医药研发在此刻显得既严谨有序,又孕育着突破的可能。

  作为中国聚乙二醇蛋白质长效药物领域的领军企业,特宝生物持续聚焦乙肝临床治愈,一步步将创新科学成果转化为临床应用的治疗方案。

   

  这条攻坚之路的起点

  曾经是海沧一片偏远的甘蔗地

  而其背后

  则是企业与地方政府

  同频共振、携手突围的生动实践

  共同构筑起强大的“海沧引力场”

  01

  坚守临床需求

  以创新驱动成长

  20世纪90年代,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刚刚萌芽。特宝生物创始人之一孙黎,当时作为一名来自湖南医科大学的科研人员,带着课题南下厦门,从事技术攻关。在政府支持下,曾经一片荒凉的海沧新阳片区,建起了特宝生物的一期厂房。

   

  三十载逐光前行,从国内首个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特尔立,到全球首个Y型40kD聚乙二醇长效干扰素α-2b注射液派格宾,再到全球独创Y型40kD聚乙二醇修饰长效生长激素注射液益佩生……特宝生物始终围绕“满足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持续将科学技术转化为守护人类健康的坚实力量。

   

  近年来,特宝生物积极推动以重点产品派格宾为基础的乙肝临床治愈和肝癌预防科学研究,并于2024年3月获得适用于临床治愈成人慢性乙型肝炎增加适应症的上市许可申请受理,未来如顺利获批,将有助于提升慢性乙肝临床治愈的循证医学证据,为乙肝患者提供更优的治疗方案。

   

  此外,特宝生物还参与支持了多项乙肝临床治愈和肝癌预防公益或科研项目。以珠峰项目为例,截至2025年5月,已入组3万多例乙肝患者,乙肝临床治愈突破8848例,其48周表面抗原清除率超30%。项目积累超过3万例真实世界数据,进一步证实乙肝患者基于聚乙二醇干扰素α的治疗策略可实现临床治愈。

  甘蔗地里崛起的福建首个基因工程项目、海沧第一家民营生物医药企业,如今已成为中国聚乙二醇蛋白质长效药物的“隐形冠军”。特宝生物的成长史,折射出厦门海沧区生物医药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进程,也成为厦门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缩影。

   

  02

  政企协同

  破解“最后一公里”难题

  2024年11月,在市、区及相关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海沧区在全省首创“进不了窗口”服务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分中心。

   

  “‘进不了窗口’机制,从临床试验、产品挂网、政策解读到市场拓展,为我们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和便利。”特宝生物公共事务部总监江素全表示,这些创新机制针对企业痛点、堵点主动出击、精准施策,打通了企业产品临床应用“最后一公里”。

  2025年5月份厦门市出台《厦门市全链条支持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助力好产品快速入院,让创新产品得以更快惠及患者。如5月底获批上市的“益佩生”,通过“进不了窗口”在“家门口”的高效服务,推动医保局、医疗机构和企业紧密沟通协调,以更短的时间、更快的速度通过备案采购助力省级挂网。

   

  6月19日,益佩生全国首批发货

  这背后,是厦门市及海沧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系统改革:“一窗口三中心”机制实现政策咨询与诉求受理“一站式办结”;生物医药专项扶持计划提供从研发、临床、审评审批到产业化的全链条支持;上市许可持有人(MAH)制度等创新机制,则助力企业更快实现成果转化与市场准入。

   

  目前,海沧区已集聚生物医药企业513家,2024年总产值达314.58亿元。位于海沧的厦门生物医药港已汇聚国家、省、市级高层次人才540余人次,并连续6年位列“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综合竞争力榜单”前15名。政策体系也在持续升级,聚焦研发创新、临床试验、入院应用等环节,进一步完善产业生态环境。

  “每当我们推进一步,都能感受到政策服务的‘同步呼应’。”特宝生物相关负责人说道。厦门正构建“全链条”生物医药产业支持体系,从企业落地、创新研发、合规临床,到审评审批、入院应用,均提供“交底式”服务与差异化解决方案,实现“企业有所呼、政策有所应”。

  从一款新药的申报,到一个千亿级产业集群的崛起,特宝生物的创新发展之路,不仅是一场从“实验室”到“科创板”的跨越,更是政府愿做“护航人”、企业敢为“攀登者”的双向奔赴。当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双轮驱动,政企协同便能携手闯出更宽阔的高质量发展通途。

附件下载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