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沧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创新案例大赛落幕 微创新破解大民生
时间:2025-09-04 10:52

  2025年海沧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创新案例大赛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长大比武决赛现场(主办方供图)

  东南网9月3日讯(本网记者 卢超颖)日前,2025年厦门市海沧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创新案例大赛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长大比武决赛,在海沧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圆满落下帷幕。

  本次大赛由海沧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指导,中共海沧区委宣传部、中共海沧区委文明办与海峡导报社联合主办,自启动以来便聚焦基层民生需求,共征集到56个创新实践项目,经过多轮严格遴选,15个优秀项目最终脱颖而出,登上决赛舞台,集中展现了海沧区以“小切口”服务“大民生”的扎实成效。

  决赛现场:5分钟路演展亮点 3分钟答辩显真章

  决赛现场氛围紧张而热烈,参赛选手需在有限的5分钟内,清晰阐述项目的核心思路、实施过程与实际成效,用真实数据和生动案例打动评委与观众;随后的3分钟答辩环节,评委围绕项目的“可持续性”“可复制性”等关键问题展开提问,直指项目运营中的核心要点。

  部分选手沉着冷静,条理清晰地回应疑问;也有选手虽稍显紧张,却真诚分享了实践中的心得与遇到的困惑。不少选手赛后坦言,虽然比赛压力较大,但从评委的提问与点评中收获颇丰,为后续项目优化提供了明确方向。

  案例荟萃:覆盖多领域 民生温度与两岸特色兼具

  此次获奖的15个项目虽聚焦不同领域,却均以“微创新”破解民生难题,彰显出海沧特色。其中,金奖项目“海沧‘邻家工坊’”由海沧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打造,通过搭建“技能+工具”双共享平台,整合手艺人、志愿者与爱心商家资源,精准解决了居民“小修小补”的日常难题,织密了社区互助网络。

  银奖项目中,东孚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一站式调解机制”整合司法、信访、公安等多方力量,构建“全科医院”式解纷平台,实现“调解一件、教育一片”;莲花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百姓院子”由老旧粮站改造而来,融合闽南耕读文化与电影艺术,不仅成为沉浸式文化体验空间,更化身两岸青少年研学基地;鳌冠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古厝旧建变潮地”项目,活化利用古厝资源,打造“可感知、可玩乐、可打卡”的文明实践精品线路,让古村焕发新活力。

  铜奖项目同样亮点纷呈,后井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非遗皮影”将传统皮影戏与新型婚育文化宣传相结合,以“非遗+治理”路径实现文化传承与观念更新的双赢;洪塘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百家米・邻里爱”重塑宋代“百家米”民俗,构建“物质帮扶+精神联结+文化认同”的服务体系,助力城乡融合;嵩屿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资源联姻”整合辖区企业、社团、志愿者等多元资源,建立“资源清单”与“需求清单”精准匹配机制,大幅提升文明实践效能;石塘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小小导览员”通过“招募-培育-实践-激励”模式,引导青少年成为村史讲解员,推动文化传承与社区认同;新阳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天使伴童阅读计划”构建“1+1+N”服务模式,组建故事妈妈志愿团队,让亲子阅读融入社区日常生活。

  评委点评:肯定创新成果 期待广泛推广

  对于此次参赛案例,评委们给予高度评价。集美大学副教授巨东红特别指出,海沧的案例充分凸显了台商投资区的对台特色,“‘百姓院子’成为两岸青少年研学基地、‘幸福餐’由台青参与并走进金门、‘青韵新承’深化两岸文化根脉,这些项目不仅做实了文明实践,更推动了两岸融合,是海沧独有的创新优势”。

  福建省志愿者协会副秘书长游立华在赛后总结时表示,海沧的案例展现出精准的资源整合能力与志愿服务精神的深度践行,“真正做到了‘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这正是志愿服务的精髓所在”。他强调,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需脚踏实地,期待这些创新做法不断完善,在更多村(社区)落地生根,成为厦门文明城市建设的亮丽名片。

  厦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师资库成员蔡梦梅则被基层工作者的努力与智慧打动,“最打动人的不仅是项目成果,更是每个案例从调研到落地过程中,基层工作者付出的心血。这些案例源于真实需求,充满民生温度,具备良好的推广价值”。

  以赛促建:文明创新不止步 未来可期

  此次大赛不仅是海沧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创新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一场基层实践智慧的交流盛会。参赛选手们纷纷表示,通过比赛不仅展示了自身工作成果,更从其他优秀案例和专家点评中获得启发,为深化村(社区)文明实践工作开拓了新思路。

  近年来,海沧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推动各类资源下沉基层,从解决百姓“一餐一饭”“一修一补”的日常需求,到助力文化传承、邻里互助与两岸融合,一个个“微创新”汇聚成文明的“大气候”,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获得感与归属感。未来,海沧区将继续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推动获奖案例在更多社区推广、融合与优化,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路径,为厦门建设更高水平文明城市贡献海沧力量。

附件下载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