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国有药品耗材追溯“一码通”平台在厦门海沧上线
时间:2025-09-09 11:22

  东南网9月9日讯(本网记者 卢超颖)9月8日,厦门市海沧区政府与厦门建发集团共建的全国首个国有药品耗材追溯码一体化服务平台“一码通”正式上线。

  作为全国首个国有药品耗材追溯码一体化服务平台,“一码通”的建成依托于厦门生物医药港和厦门市国有企业的资源优势,实现了从生产、流通到使用和结算的全流程“一码追溯”,是继去年5月厦门市政府和国家医保局共建药品耗材追溯码数据应用中心后的又一突破性举措,更是“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的生动实践,标志着厦门在医药安全监管领域迈上了新台阶,也为全国药品耗材追溯体系建设提供了“厦门经验”。

  近年来,海沧区积极融入厦门“4+4+6”现代化产业体系,坚定不移走产业立区之路,大力发展以生物医药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构建“3+3+4”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国首个国有药品耗材追溯码一体化服务平台“一码通”项目落地海沧区,将赋能海沧生物医药产业实现药品耗材全生命周期追溯服务的生态布局,为推动海沧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据介绍,该平台集“追溯码发码、应用与监管”等功能于一体,创新性构建追溯码全产业链,在追溯体系规范性和完整性、数据安全与自主可控、节约社会交易成本、降低医疗机构依码支付实施成本等方面进行深度重构,以数据赋能助力厦门打造生物医药产业新高地,通过“‘三医’协同一码溯源”,打造群众用药更安全、医院管理更高效、企业赋码更便捷、医保基金监管更智能的“四方共赢”良好局面。平台可辐射全国近1.5万家药品耗材生产企业和近200万家医药机构,试运行期间,对所有药品耗材生产、流通企业及各医药机构免费开放。

  针对此前药品耗材流通使用中的“三大难题”——来源“追溯难”导致假冒伪劣品流入市场、医保基金因倒码销售和虚假结算“控费难”、信息不贯通引发“监管难”,进而滋生非法倒卖、重复销售等危害群众健康的问题,“一码通”平台给出了系统性解决方案。平台将以药品耗材追溯码为核心,打造追溯码、医保码、药品耗材本位码三码映射联通关键枢纽,打破多码独立的行业壁垒,兼容国家20位追溯码与GS1国际标准码,一库通管、一体追溯,实现“生产-流通-使用-结算”全环节闭环管理,从源头遏制药品耗材非法倒卖与重复使用,同时嵌入智能预警模块,对假药、回流药、串货等风险实时监测,推动监管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转变。

  考虑到基层医疗机构与中小型企业的实际需求,“一码通”平台开发轻量化应用模块,破解基层“信息系统老旧、技术团队薄弱、改造预算有限”的痛点。基层机构仅需“扫码设备+浏览器”即可完成采购、拆零、发药全流程操作,大幅降低 “依码支付”政策落地门槛;针对入库时手工录入追溯码“耗时长、易出错、人力成本高”的问题,平台开发上游数据一键提取功能,自动同步上游出库单中的追溯码、产品规格、批次等信息,实现“上游出库即下游入库”的无感衔接,显著降低运营成本与操作失误率。

  在便民与共治层面,平台面向公众开放溯源查询服务,公众扫描药品耗材包装上的追溯码,即可实时查询生产日期、失效日期、生产批次及流通路径等全维度验真信息,解决“查信息找多平台、辨真伪无依据”的困扰,提升用药用械透明度与安全感。此外,平台建立投诉反馈闭环机制,鼓励公众参与假药、回流药管控监督,构建“企业自律+行政监管+公众监督”的协同治理格局,共同筑牢医药消费安全防线。

  下一步,厦门市将持续推动拓展药品耗材追溯码在医保支付、医药管理、便民服务等领域的应用,让惠民保障更精准、更高效,努力打造药耗追溯“厦门样板”,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附件下载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