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单公布!厦门这家企业跻身福建百强,终结进口垄断→
时间:2025-10-21 14:22
  近日

  2025福建省创新型民营企业100强

  榜单公布

  厦门万泰沧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万泰沧海”)

  成功跻身前列

  这家位于厦门生物医药港的海沧企业,用十八年时间走完了从技术跟随到全球并跑的艰辛历程,其自主研发的九价HPV疫苗“馨可宁®9”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更彻底打破了进口产品长达十余年的市场垄断。

01
 
创新打破垄断 

  万泰沧海的HPV疫苗研发之路始于2002年。当时,国内HPV疫苗研发尚属空白,国际医药巨头技术壁垒高筑。

  

  万泰沧海宫颈癌疫苗生产厂房(资料图)

  万泰沧海与厦门大学联合研发团队独辟蹊径,选择了与国际主流技术不同的大肠杆菌原核表达体系。这条曾被国际同行视为“不可能”的技术路径,最终在三代科研人员的接力攻关下获得突破。

  2019年,万泰沧海研制的二价HPV疫苗“馨可宁®”获批上市,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具备宫颈癌疫苗自主供应能力的国家。在此基础上,团队乘胜追击,于2025年上半年成功推出我国第一款、全球第二款九价HPV疫苗“馨可宁®9”。

 

  该疫苗采用的大肠杆菌表达体系具备培养周期快、产量高、成本低的优势,单支定价499元,仅为进口同类产品的40%左右,真正实现了“让创新成果惠及大众”的初衷。

  9月9日,国产九价HPV疫苗全球首针在海沧正式接种,创新成果正式落地转化为全民健康福利。

02
专利金奖加持

  创新实力需要权威认证。在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奖评选中,厦门万泰沧海和厦门大学的专利项目“截短的人乳头瘤病毒16型L1蛋白”荣获中国专利金奖,这也是福建省当年唯一的金奖。

  该专利是厦门大学、厦门万泰沧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二价宫颈癌疫苗、九价宫颈癌疫苗的研发基础,其价值不仅体现在技术突破上,更在于为后续系列产品的开发提供了核心技术支撑。专利奖的获得,正是对万泰沧海持续创新投入的最佳回报。

03
全链条政策赋能
 

  万泰沧海的崛起

  正是海沧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在这片产业热土上

  海沧区通过全链条、多维度

  动态化的政策组合拳

  培育出日益繁茂的生物医药“创新雨林”

  回顾企业发展历程,万泰沧海总经理潘晖榕感慨道:“2005年企业初创时,生物医药产业在这里还是‘冷门’,但海沧区政府敢为人先,为我们提供了‘保姆式’服务。”

  海沧区对生物医药产业的扶持,已从单一的要素保障,升级为全链条、多维度、动态化的政策赋能体系。

  在研发端,海沧区建设5个生物医药专业园区和10余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空间载体+科研平台+临床服务”全要素保障,合力支撑企业研发创新;对创新药研发最高给予700万元临床阶段补助,对新认定的国家级创新平台奖励300万元;

在注册端,省药监局“一站一部两中心”靠前服务,实现医疗器械延续注册“即到即审”,审评速度较法定时限提速约70%;

  在生产端,构筑“研发孵化-中试-产业化”的完整产业体系,为企业提供产业化空间;引入专业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专业外包服务,推动市域内企业相互配套,提升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

  在应用端,全省首创的“进不了窗口”服务生物医药分中心累计解决企业诉求超过240项,今年9月上线的全国首个国有药耗追溯码一体化服务平台“一码通”,为“馨可宁®9”等创新药械提供全生命周期质量监管,为规模化推广和合规化“出海”打通关键通道。

  除了万泰沧海,海沧生物医药企业创新成果频传:特宝生物的全球首个Y型40kD聚乙二醇长效生长激素、福建盛迪的注射用磷罗拉匹坦帕洛诺司琼、力品药业的盐酸美金刚多奈哌齐缓释胶囊、艾德生物的伴随诊断试剂盒等一系列创新产品获批上市,共同擦亮了“海沧智造”的名片。

  2025年1-8月,海沧区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达209.95亿元,三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数量占全国5.04%、全省84.62%、全市94.62%,展现出强大的产业集聚效应。

  截至目前,海沧区已集聚530家生物医药企业,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2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10家,培育了4家A股上市企业、9家市级重点上市后备企业。“海沧造”,正以科技硬实力重塑全球健康坐标。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厦门考察时强调,要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上闯出新路。万泰沧海的创新之路,正是海沧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生动实践。

  未来,海沧将继续牢牢守住实体经济阵地,巩固传统产业优势,大力推动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塑造产业发展新优势。

附件下载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