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2+14”“14+7”措施有啥区别?速度了解→
来源 :厦门日报 时间:2022-03-15 15:19
 3月13日0时—24时,福建省新增报告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0例(泉州市报告)。经专家研判,自2022年3月14日起,泉州市丰泽区滨海酒店列为高风险地区,泉州市丰泽街道丰泽新村88#列为中风险地区。我市不少市民也因泉州相关旅居史,被要求返厦后需按照疫情防控政策实行相应管控。

那么,什么样的情况下入(返)厦会被管控?不同的政策又有什么区别?市民外地入(返)厦需要注意些什么呢?市疾控中心专家为大家解答。

问:我的朋友近期从外地入(返)厦,要求按照“3+11”管理,请问这是要被隔离吗?

答:“3+11”政策不涉及集中隔离,“3+11”意味着3天居家健康观察+11天日常健康监测。

问:“3+11”管理期内有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

答:前3天为居家健康观察,不允许出门。第一天和第三天完成核酸检测并报告体温等身体状况,其间可以点外卖、购物等,由工作人员送上门。

11天日常健康监测期间非必要不出门,不允许前往公共场所,不能参加聚会、会议等,不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可以乘坐私家车。不得离开本市,有相关症状后及时报告并就诊。

问:为什么有些人是“14+7”,有些人是“3+11”管理?

答:省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对疫情风险分级管理、动态调整,每日下发中高风险提示,针对不同人群采取不同的管控措施。对从高、中风险地区或参照高、中风险地区管理的入(返)厦人员实行“14+7”,即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加7天居家健康观察,其他人员根据风险等级分别采取“3+11”“2+14”等不同管控措施。由于各地管控措施的不同,存在不同表述的情况,建议市民前往目的地前咨询当地防控办等部门了解相关管控要求。

问:各地政策中有“2+14”“3+11”“14+7”等不同的表述,这些“N+N”的措施到底是什么意思?

答:这些数字的具体措施如下:

“14+7”: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天居家健康观察。

“3+11”:3天居家健康观察(三天两检)+11天日常健康监测。

“2+14”:核验2天(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14天日常健康监测。

“1+3”核酸检测:第1天和第3天各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其间做好自身健康监测。

 

厦门“黄码”人员核酸检测点

“3+11”“2+14”“14+7”措施有啥区别?速度了解→

 

昨日,记者从思明区卫健局获悉,为便于思明区健康码“黄码”人员核酸检测工作高效有序进行,3月14日至3月31日,思明区在梧村街道城立方广场、莲前街道前埔健身公园2个点设健康码“黄码”核酸检测通道,请“黄码”人员按照管控要求及时前往进行核酸检测。

“黄码”人员应在严格做好个人防护前提下,“点对点”前往采样点参加核酸检测,检测期间正确佩戴口罩、保持1米间隔,接受引导有序排队;采样结束后立即返回住所,不进入商场、超市等各类公共场所。

附件下载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