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海政函〔2025〕66号
答复类别:A类
厦门市海沧区人民政府关于
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第0083号建议
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市数据管理局:
《关于完善市区数据共享机制强化市区数据共享力度的建议》(第0083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海沧区着眼“数据赋能办实事、治理应用更智慧”,探索城市管理和社会管理智能化应用场景,搭建城市治理平台和物联感知中台等统一数字底座,开展城市治理中高频事件和跨部门事件应用场景建设。《海沧区高效落实事件流转助力市域治理》评选为厦门市公共数据共享优秀案例;《海沧区推进城市精准精细治理“一网统管”》入围2024年“数字厦门建设成果”典型案例。
二、措施与成效
(一)打通市区间数据壁垒。我区打破属地派发原则,直接汇总海沧事件库并注册到市协同平台,打通市区两级事件流转,利于数据查询、调用,工作人员无需在市区双平台切换登记。与市级平台对接以来,我区已将各单位更新上报的4.4万件基础信息事件共享给市级平台,确保为应急调度决策精准提供辅助信息。同时,3万余件市区协同公共安全事件直接下发至区级系统,并持续落实进展反馈和结案反馈,实现事件指令流程闭环、过程跟踪、全阶段提醒。
(二)强化数据底座支撑能力。统一区、街道、社区三级网络建设标准,覆盖各机关事业单位、驻区单位、各街道、各社区及区属国企办公楼,建成全区政务网络,夯实市域治理“一张网”。统一全区政务云平台,搭建各业务系统,共享硬件资源。统一区级数据中台、物联感知中台、视频融合平台、事件协同处置平台,提升数字底座支撑能力。整合视频设备、感知设备、系统和数据等资源,为各部门业务应用提供模块化、标准化、集约化、智能化技术支撑和AI分析。
(三)搭建智能化事件处置平台。优化市域治理“智慧海沧.一网统管”事件协同平台,打通市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市公共安全管理平台、市环保网格化平台、区智慧城管平台、区大城管文明创建系统等五类事件处置系统,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协同处置体系,实现事件快速处置、部门间高效协作。截至目前,累计处置各类信息128万余件。
(四)巩固视频数据共享成果。海沧区自2023年率先全市完成视频专网“分网”改造以来,2210余路视频运行平稳,月均在线率98%以上,可供区直各部门随享随用,极大节约获取视频数据的时间成本和建设成本。同时开展资源调研,扩大图像数据共享范畴,实现全区主要节点、路段、重点部位视频共享共用,打通数据共享“最后一米”。
(五)推动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立足“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从数据归集、资源整合、纠纷衔接、案件办理、分析研判、移动办公等五个方面建设区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管理系统,并纳入区“一网统管”建设规划。通过数字化手段深度联动各类主体和资源,实现统一登记、协同分拨、多元调解、数据互通、分析研判、预警推送、督查督办、便捷服务等功能,打造“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体系。
(六)完善安全防护“万物互联”。深化物联技术应用,确保安防工作高效准确。推进消防物联网建设,在重点单位、高层建筑、老旧小区等场所安装智能烟感、电气火灾监控等物联感知设备,确保重要预警数据实时获取、及时共享。“智慧消防”平台已接入重点单位56家,非重点单位44家,对全区消防状况“一屏掌控”。搭建城市排水防涝应急指挥平台、市政排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实时监管全区17处防涝重点位置,应急抢险车辆加装无线监控,保障汛期正常运行。严抓危房管理,在隐患房屋出入口覆盖视频、语音提示系统,提高巡查效率,目前全区危房监控服务累计安装243栋,开通监控719个。
(七)落实风险数据共享模块化管理。积极推进市级城市安全风险管控信息系统接入各领域企业,培训46个行业731家企事业单位及13个行业监管部门。系统录入工业风险单元、城市人员密集场所单元和城市公共设施单元共833家企事业单位基础数据,形成“红、橙、黄、蓝”风险四色图,建立从上到下、从管理层到操作层全员参与的隐患排查模块化管理,实现全链条市区数据共享。
三、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推动计划
当前,海沧区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整体布局和长远规划较为欠缺,在顶层设计和跨部门协同等工作中,还需加强对城市数智规划及应用的科学探索和实践创新。
下一步,海沧区将持续完善数据共享机制,积极助力市区数据共享平台建设,深化区内各部门互联互通。结合实践经验,科学划定数据共享范围、内容、方式、责任等,完善数据资源开放共享机制,对各数据平台做到高效运维、渠道开拓和人性化升级,为优化市域治理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领导署名:陈仲谋
联 系 人:黄松
联系电话:6895635
厦门市海沧区人民政府
2025年3月4日
(此件主动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