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海沧区人民政府关于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20254108号提案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时间:2025-04-25 11:03

  厦海政函〔2025〕176号

  答复类别:A类

  厦门市海沧区人民政府关于

  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20254108号

  提案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市委政法委:

  《关于政法系统银发族参与调解赋能社区治理新活力建议》(第20254108号)收悉。结合我区相关工作实际,现将提案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和老干部工作的重要论述,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政法系统退休干部参与社会治理的有效路径,海沧区结合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以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为着力点,充分发挥退休干部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和威望优势,通过搭建平台、完善机制,引导他们参与社区调解工作,为社区治理注入新活力。

  二、措施与成效

  (一)整合资源,强化调解力量

  一是对政法系统退休干部进行全面摸底调查,详细了解他们的专业背景、工作经历、特长爱好以及志愿服务意向等信息,统筹全区调解力量,以司法所、村(居)调委会调解员队伍为核心,整合“三官一律师”“法律明白人”等基层法律工作者为骨干,针对心理服务、法律工作、涉台涉企、金融等专业领域,加大调解人才引进。二是为充分发挥检察机关退休干警在社区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海沧区检察院积极探索,加强人才库建设,实行“自愿报名+社区需求”双向匹配机制,筛选政治素质高、群众基础好、调解能力强的退休干警,纳入海沧区“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人才数据库统一管理;针对基层矛盾纠纷呈现出类型多样化、诉求复杂化、化解专业化等新特点,推动退休干警参与多元化解工作,有效发挥退休干警在“既懂法律政策、又通社情民意”的独特优势,持续为基层治理注入“银色动能”。

  (二)搭建平台,畅通参与渠道

  一是积极推动全区各级综治中心实体化、规范化建设,全面开展区、街“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在区综治中心设立“银龄天平调解室”,明确工作室职能定位,允许退休法官根据个人所长提供不同的法律服务;建立“三向推荐机制”,法院推荐退休法官至综治中心、社区、行业组织参与重大纠纷化解、网格矛盾排查、开展专业调解等工作。二是结合接处警、社区、执法办案等日常警务工作,深化“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组织广大民警深入城乡社区,组织发动群防群治力量,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手段,协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以及群团组织、基层组织全面排查容易引发社会不稳定问题的各类矛盾纠纷,做到早发现、全掌握。今年以来,共排查矛盾纠纷4149起,化解3942起,化解率95.01%。

  (三)完善机制,保障作用发挥

  一是建立多元化培训机制,定期组织退休干部参加业务培训,邀请专家学者、业务骨干就法律法规、政策解读、矛盾调解技巧、心理健康知识等内容进行授课,不断提升退休干部的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二是加强对退休法官的培训,为退休干部们提供新法律法规、审判实务等方面培训、提升专业技能和工作能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和研修课程,更新知识结构,提升参与法院工作的能力。三是进一步理顺调解工作、案件补贴等机制,优化用好调解经费保障。通过政府购买调解服务、提高案件补贴等方式,为调解队伍建设、平台运行、办公场所等打下来坚实基础。坚持创新服务试点,以购买服务方式为8个城中村配备专职调解员,着力解决城中村矛盾纠纷多发、社会治理复杂等问题;推动将案件补贴经费纳入部门年度预算,进一步规范案件补贴申领程序,实行分级负责、集体报批、按季度核发,每季度组织案件评审核查。补贴对象扩大至海沧区专兼职人民调解员和特邀调解专家等。通过经费保障和标准提高,极大地激活了调解队伍的整体活力,调动全区调解员主动排查矛盾、化解纠纷的工作积极性。

  (四)聚焦需求,提供精准服务

  一是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模范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制定《海沧区金牌人民调解员评选实施方案》,深入开展金牌调解员评选表彰活动,加大对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集体、个人的表彰奖励力度。积极运用新媒体积极宣传人民调解工作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提升人民调解员社会公信力和知晓率,增加调解员的职业荣誉感和自豪感,引导激发调解员工作积极性。二是结合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健全法院与社区协作机制,退休法官在协助法院化解社会矛盾同时,充分发挥其法律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参与社区开展的各类普法宣传活动,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服务,解答当事人法律疑问,普法效果显著,为退休法官发挥余热提供更多机会,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公益性法律服务。

  三、存在问题

  (一)参与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部分政法系统退休干部对参与社区治理工作的认识不够深刻,认为退休后应安享晚年,参与热情不高;还有一些退休干部由于身体原因、家庭事务繁忙等因素,无法全身心投入到社区治理工作中。

  (二)服务内容和形式还需丰富创新

  虽然目前已开展了矛盾调解、法治宣传、帮扶关爱等服务活动,但在服务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还有待拓展,服务形式也较为传统,缺乏创新性和吸引力,还不能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四、今后推动计划

  (一)加大宣传引导力度

  通过召开座谈会、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广泛宣传退休干部参与社区治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先进典型事迹,提高退休干部对这项工作的认识和认同感,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同时,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关注,为退休干部参与社区治理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创新服务内容和形式

  深入开展社区调研,了解居民的实际需求和关注点,结合退休干部的专业特长和优势,进一步拓展服务内容,如开展社区安全风险评估、协助制定社区自治章程等。同时,创新服务形式,充分利用互联网、新媒体等技术手段,开展线上法律咨询、法治宣传等活动,提高服务的便捷性和覆盖面。

  (三)加强队伍建设和管理

  进一步优化退休干部人才资源库,根据工作需要和人员变动情况,及时调整和充实入库人员。加强对退休干部的日常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工作台账,记录他们的服务情况和工作成效。定期组织退休干部开展经验交流和学习研讨活动,促进相互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不断提升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

  总之,发挥政法系统退休干部力量赋能社区治理新活力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我们将以此次报告为契机,认真总结经验,积极改进不足,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和方法,努力推动这项工作取得更大成效,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做出更大贡献。

  感谢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敬请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领导署名:过  洪

  联 系 人:李黎明

  联系电话:6885605、13400763605

  厦门市海沧区人民政府

  2025年4月25日

  

  (此件主动公开)

附件下载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