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海沧区北附学校体育中心分校
时间:2025-04-16 11:23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350207MB1P99105K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4  年度)

单 位 名 称

厦门市海沧区北附学校体育中心分校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厦门市海沧区北附学校体育中心分校

宗旨和

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 小学学历教育

厦门市海沧区滨湖二里328号

法定代表人

林秋雁

开办资金

300(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厦门市海沧区教育局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0

28.95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50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2024年3月,将厦门市海沧区北附学校教育集团体育中心小学更名为厦门市海沧区北附学校体育中心分校。

一、学校概况 学校现有教学班67个,学生3260人,教职工155人。2024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集团化办学要求,在党建引领、教育教学、德育工作、教师发展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二、主要工作成效 (一)党建引领,强化思想建设 理论学习常态化:依托“厦门党建e家”和“学习强国”平台,组织党员教师开展专题学习活动,提升政治素养。 师德师风建设:制定《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开展师德先进模范学习活动,强化师德考核奖惩机制。 (二)督导评估,优化学校管理 完成9项省市区级督导检查,涵盖开学工作、禁毒教育、科学教育等专项内容。 全面核查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数据,梳理完善学校基础数据。 (三)课程教学,提升教育质量 教学常规管理: 细化11项教学常规标准,实施“组内 + 组间”双轨检查机制,开展35人巡课组全覆盖听课。 建立“学为中心”4人小组学习共同体,开展跨学科项目(一年级“我是北附娃”、二年级“树”说故事等)。 课程体系建设: 课后延时服务覆盖1908名学生,开设57个社团(含校外科技类社团14个)。 举办科技艺术节、流动科技馆等活动,强化科学教育实践。 (四)德育工作,促进全面发展 德育体系构建: 完善“两自两惟”德育体系,通过升旗仪式、班会课落实养成教育。 推行“北附好少年”数字化评价体系,实现家校社协同育人。 特色活动开展: 组织21天养成教育系列活动,创建“八人成长共同体”阅读模式。 家长志愿者参与交通督导岗,累计服务4小时/日,保障学生安全。 心理健康教育:建立特殊学生“一生一档”,开设心语信箱,开展心理测评与家庭指导。 (五)教师发展,打造专业团队 校本教研: 开展跨学科主题项目(5个年级主题),形成16个区级立项课题。 教师发表论文34篇(含CN5篇),获奖64人次,作业设计比赛获奖率突出。 教师培养: 组织新教师培训、班主任工作坊等分层培训,优化培训内容结构。 推进职称评聘工作,完成34位教师资格证注册,申报111人住房补贴。 (六)综合服务,保障校园运转 后勤保障:完成音乐教室建设等6项基建项目,物业维修响应及时率100%。 安全管理:开展3次消防演练,食品安全检查达标率100%,落实校领导陪餐制。 资产管理:完成资产盘点,报废处置规范率100%,建立绿化清洁标准化流程。 (七)校务管理,提升服务效能:会务接待:完成香港仁济医院何式南小学参访等5次重要接待。人事管理:组织3场教师招聘,处理32人编外人员合同变更,优化考勤管理系统。 三、存在问题与改进方向 教师高级别科研成果较少,需加强课题培育指导。 培训内容需进一步整合优化,提升实效性。 跨学科合作深度不足,需完善协同机制。 四、新学期展望 学校将持续深化“学为中心”课堂改革,推进“北附好少年”评价体系建设,加强教师科研能力培养,完善家校社协同机制,着力打造优质教育品牌。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中国教育协会、中国发明协会授牌我校创新少年培育工程实验基地 我校荣获2024年海沧区第十届“海娃杯”中小学生足球联赛一等奖 我校荣获2024年海沧区第六届中小学生羽毛球锦标赛小学组团体总分第一名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填表人: 陈炳发  联系电话:13666017142  报送日期:2025年03月25日

附件下载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