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沧区口袋公园规划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

时间:2024年12月13日  单位:融媒体中心

  12月13日上午,海沧区举行海沧区口袋公园规划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介绍了口袋公园的建设这一为民办实事的重要举措实施情况。

  近年来,海沧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秉持“人民公园人民建,建好公园为人民”的原则,以提升改造后的市民公园为样板,统筹推进口袋公园建设,着力打造安全舒适、功能完善、少投入、好管养的高品质绿色生态空间,不断增强市民群众生活在海沧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辖区群众想要去,也愿意去口袋公园休闲活动,在公园内随时随地享受自然、心情愉悦。

  2022年,区政府对市民公园进行改造提升,取得较大成功,获得市民的高度认可,不仅使公园的面貌焕然一新,更重要的是把市民公园提升成为一个配套更加完善、功能更加合理、管理更加人性的综合公园。之后,我区将市民公园提升改造的成功经验向海沧湖周边的公园绿地延伸推广,先后建成海沧湖正源新都汇段口袋公园、海沧湖东侧节点(缦云段)、体育中心北侧节点等5处节点(口袋公园),并通过环湖跑步道进行串联。海沧湖自然风貌与人文景观交织相融,公园的颜值和功能同步提升,市民的幸福指数“原地升级”。公园建设与群众的美好生活紧密相关。为进一步提升公园服务半径,解决群众身边公园活动场地不足的问题,在做好公园绿地品质提升的同时,我区积极推进口袋公园建设,最大限度满足辖区居民就近休闲健身的迫切需求。下面,我向大家简要介绍海沧区口袋公园规划建设情况。

  一、口袋公园建设的工作背景

  2021年,海沧区编制完成《海沧区口袋公园选址规划》,将建设口袋公园作为落实为民办实事的一项重要举措,纳入了区政府的年度工作计划,建立了口袋公园储备项目库,按照“成熟一个、立项一个、实施一个”的原则,加快推进建设。目前,我区已经策划口袋公园项目36个,先后建成投用口袋公园27个,让“家门口”的公园成为市民触手可及的民生福祉。

  二、口袋公园建设的主要做法

  口袋公园建设是一项深受百姓欢迎的民心工程,也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为建设好群众满意的口袋公园,我们努力做好“五个坚持”:

  一是坚持项目设计高标准。在公园选址上,我们充分考虑群众需求,首先选择人口密集但缺乏公园绿地的区域;在设计上,我们严格遵循《厦门市口袋公园建设技术导则(试行)》和园林绿化相关技术标准,尽量保留和利用场地内原有的地形、地貌和植被,优先选用乡土植物,使用节能、节水的材料,建设低碳、环保、节约型公园。同时,优化公园功能布局,科学规划健身区、游乐区和休闲区等,满足不同年龄人群的休闲需求,尽量减少公园活动对周边居民生活的干扰。

  二是坚持项目建设高质量。我们发动项目周边群众积极参与口袋公园的方案设计,将群众提出的好的建议充分吸收、融入方案中,再经过项目业主和代建单位的审核把关、打磨优化,最后报区政府专题会研究确定,这样层层把关设计方案,从源头上把控项目质量,确保项目建设符合城市发展和群众实际需求。在施工阶段,参建各方分工协作,按照施工图纸要求,审核把关关键环节,严格控制进场材料质量,品相差、质量达不到要求、未经验收的材料一律不得进场实施。例如,公园内种植的树木一定是全冠假植苗木,铺植草坪则采用质量较好、成景较快的草卷,对于拐弯转角的石材则专门定制加工,这样的工艺控制保障了优质的景观品质。施工过程的精益求精,进一步提升了整个项目的建设质量,进而让我们建设出更多的“精品工程”“样板工程”。

  三是坚持主题风格有特色。按照“一园一特色”的原则,结合口袋公园所在区位及服务对象,将园林景观、城市生态、文化展示、休闲娱乐等融汇升华,建成一个个主题鲜明、各具特色的口袋公园。例如,海沧医院周边口袋公园以“爱心飘带”为主题,将医者仁心融入公园,打造愉悦舒心的就医环境。兴港路西侧口袋公园则融入厦门公路文化,利用石雕展示我区兴港路和国道324线这两条具有代表性的公路,让市民更加了解公路、爱护公路。石塘口袋公园保留原有山形地貌、原生乔木,打造一处富有野趣和特色的山地口袋公园。万科北侧口袋公园以“寻鹭逐海”为主题,改造后的植被疏密有致,鹭舞纷飞的生态栖息地重新焕发出蓬勃生机,营造出一片和谐共生的生态景观。

  四是坚持功能需求人性化。我们把满足群众需求作为口袋公园项目建设的出发点,在拓展丰富绿色休闲空间的同时,合理布局便民泡茶点、体育健身设施、儿童游乐设施等,满足不同年龄人群的游园需求。例如,我们在体育中心北侧公园内,因地制宜设置了泡茶点、儿童活动区、廊架、跑步道等设施,形成了多元的活动休憩空间。老人可以在公园内泡茶“拉家常”,孩子们可以在草地上撒欢追逐,在滑梯、攀爬坡上嬉戏玩乐,年轻人可以在环湖跑道上慢跑健身,每个人都可以在公园内找到适合自己的休闲场所。

  五是坚持公园养护精细化。园林绿化注重“三分建设、七分管理”。在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口袋公园的同时,我们同样重视口袋公园的管养工作。项目竣工验收后立即纳入市政养护,实现项目建设和后期养护无缝衔接;我们成立了一支非常专业的养护队伍,通过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的养护作业,让公园环境更美观、更安全、更舒适,发挥出更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今后的工作计划

  建设口袋公园是区委、区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重要举措,也是有效改善民生、提高群众幸福指数的重要抓手。公园建成后,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更提升了辖区居民的生活品质,让居民们在繁忙的城市生活中能够享受到片刻的宁静与惬意。接下来,我们也将根据口袋公园的规划,结合海沧市民的意愿和建议,持续推进口袋公园建设,努力为辖区居民提供更多更好的休闲活动场所。同时,我们也会综合考虑周边居民的切身需求,在口袋公园内合理规划双杠、户外健身房等体育健身设施,以及沙坑、秋千、跷跷板等学龄前儿童游乐设施等,尽量满足不同年龄段人群的休闲活动需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媒体提问:

  1、海沧区在提升公园服务方面怎么做?(请贾局长回答)

  2024年以来,在深化拓展“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和开展“快字当头提效率、机关带头转作风”专项行动中,我区坚持把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作为立足点,通过完善公园配套服务设施、拓展“公园+”等措施,全面推进公园绿地服务能力再提升。一是持续推进口袋公园建设,为辖区居民提供更多的休闲活动场所。今年1月正式投用的兴港路西侧口袋公园,原为海沧公路中心的内部庭院,植被郁闭,使用率不高。区政府积极沟通市交通局并取得支持,由区财政出资进行改造,拆除了原有外部围墙,将内部庭院“让出于民”,通过间绿透绿和布局调整,打造出一个开放共享的绿地空间,成为群众满意的户外“会客厅”。二是坚持“问计于民”。依托市民园长的沟通桥梁,结合问卷调查等方式,在口袋公园建设、公园绿地提升过程中,充分征求所在街道、社区及居民的意见,吸收采纳合理性建议,让公园建设真正“为民所建、服务于民”。三是落实“绿地开放共享”,拓展“公园+”服务功能。因地制宜改造“阳光草地”,供市民交友、野餐、露营;在公园绿地内配套跑步道、体育健身设施,进一步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将儿童友好建设理念融入口袋公园建设,增设学龄前儿童游乐设施,打造“全龄化”绿色活动空间。四是完善公园配套服务设施,依托区属国企,在公园绿地内增设轻餐饮、游艺等配套服务,解决市民游客的补给、休憩、游戏需求,进一步提升公园服务能力,让更多人在公园“停留下来”,亲近自然、感受生态,畅享轻松惬意的美好生活。

  2、口袋公园建设过程中如何做到因地制宜、生态优先、以人为本、功能完善?(请陈主任回答)

  首先,口袋公园一般选址在居民区周边,符合群众就近休闲需要,让群众得到更多的便利和实惠。其次,公园建设过程尽量保留原有地形地貌和原生植被,通过植物造景、间绿透绿等措施提升城市绿地的生态功能和环境品质,让群众更有获得感。第三,坚持以人为本,倾听群众意见,以满足群众的实际需求为落脚点,有针对性地完善功能配套,满足不同年龄、不同类型人群的多样化使用需求。建设过程中,针对群众提出的合理性建议,及时优化调整建设方案,提升公园的便利性和服务性。总之,口袋公园面积虽小,但是“五脏俱全”,既有优美的绿化景观,又配套各种实用设施,能够满足市民群众游憩、休闲、观赏的需求。

  3、请介绍一下公园便民泡茶点的建设情况?(请粘总回答)

  为进一步回应市民群众关切,结合市民群众的生活文化习惯,在前期调查和周边人群分析的基础上,我区规划在海沧湖公园、大屏山公园、马銮湾带状公园等7个公园的12个节点配套便民泡茶点。其中,2023年建成投用5处,包括海沧湖缦云泡茶点、天竺山公园百竹园泡茶点等便民泡茶点、三江口湿地公园泡茶点、海沧湖儿童公园西侧泡茶点、马銮湾带状公园泡茶点。特别是海沧湖缦云泡茶点投用以来,得到市民群众的一致好评,始终人气高涨,成为周边群众闲余饭后打卡率最高的一个场所。

  下一步,我区将陆续启动其余7个泡茶点建设,由区属国企投资并运营管理。泡茶服务将坚持“便民惠民”的原则,提供茶盘、茶杯,开水不限量免费供应,让更多人体验到“茶桌仔”文化。同时,我们也呼吁市民群众,在欣赏公园美景和享受泡茶服务的同时,也要自觉遵守公园文明公约,爱护环境,爱护公物,共同维护好公园环境。未来,我们也会结合市民群众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和提升泡茶服务,进一步提升公园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