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共厦门市委办公厅 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2025年度厦门市劳动模范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评选表彰工作的通知》(厦委办发明电〔2025〕14号)文件精神,经海沧台商投资区党工委、五届区委常委会第160次会议研究确定,拟推荐厦门城建市政建设管理有限公司环卫部等5个单位(班组、科室)为2025年厦门市劳动模范集体候选对象、杨金洪等7名同志为厦门市劳动模范候选对象、马健平同志为厦门市先进工作者候选对象。现公示如下:
一、厦门市劳动模范集体候选对象(5个)
1.厦门城建市政建设管理有限公司环卫部,班组负责人为陈锦远,班组人数为1004人。
简要事迹:厦门城建市政建设管理有限公司环卫部是厦门海沧区属国企城建集团二级子公司所属部门。作为服务城乡一线的千余人队伍,环卫部深耕海沧二十余年,以“海沧模式”为抓手履责担当,践行“一把扫把扫到底”的环卫保洁机制,发挥“环境卫士”党建品牌延伸效应,精细管养1885万平方米市容环境,助力海沧环卫综合考评连续三年领跑全市,为厦门蝉联全国文明城市“七连冠”贡献环卫力量。 如今,“海沧模式”已陆续落地福州、泉州、漳州、三明、浙江等地区,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成为行业优秀标杆。同时,环卫部推动5项行业标准,拥有7项商标、17项专利及2项著作权。打造全国首个低值可回收物分拣中心,项目入选国家“无废城市”典型案例,亮相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传递中国绿色智慧。无论是抗击疫情的无声战场,还是抵御“莫兰蒂”、“杜苏芮”等台风的狂风骤雨,亦或是文明创建的攻坚时刻,环卫部职工队伍总是闻令而动,冲锋在前,始终守护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在团队建设方面,环卫部也成果斐然,不仅斩获“福建省巾帼文明岗”、“福建省安康杯优胜班组”“福建环卫行业优秀集体”“厦门市工人先锋号”等荣誉,培育了以党的二十大代表、中国工会十八大代表、福建省劳模蔡月英,全国劳模陈妙华、厦门市劳模章启兴为核心的劳模梯队,也带动新锐人才在省级技能竞赛中夺魁。
2.金旸(厦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一部B班,班组负责人为赖吉林,班组人数为61人。
简要事迹:金旸(厦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一部B班班组自成立以来始终把安全生产作为工作的核心,推行岗前安全规范宣读、岗位安全隐患排查、岗位安全知识学习、应急安全生产知识问答等工作,以提升员工安全意识,实现零工伤事故。2024年至今班组积极参加公司组织一系列安全活动中,累计发现并改善日常活动中安全隐患及危险源共69项。节能降耗是公司一直倡导的,该班组结合自身情况,积极主动推进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在公司支持下,班组协同设备部门开展节能降耗工作。2024年至今已完成集尘设备与混合设备联动节能改造、1#2#厂房照明节能改造、1#厂房设备水系统节能改造、车间降温空调节能改造,另有3项节能改造预计在2025年下半年完成。设备改造完成全部投用后年节约用电量约38.3万kWH,节省费用20余万。创新驱动发展,着力提升工艺创新能力和水平。班组通过对生产设备、生产加工工艺进行优化提升,2024年至今累计开展15个产品质量问题改善专项,保障生产稳定,满足了客户需求。因人制宜,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因岗而动,根据班组人员和工作内容变化,制定相应的培训内容。2024年至今累计开展了152场次的产品知识、作业要点、设备安全操作等培训,让员工与企业得到共同发展。
3.厦门士兰集科微电子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裴华,单位性质为民营企业,所属行业为制造业,单位人数为1412人。
简要事迹:厦门士兰集科微电子有限公司是由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与厦门半导体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成立的以功率器件、MEMS传感器为主要产品的12吋集成电路芯片制造生产线项目,公司成立于2018年2月1日。公司初期总投资170亿元,在厦门海沧建设两条12吋集成电路制造生产线,第一条生产线工艺技术水平为90nm,生产功率半导体及MEMS器件。公司于2018年10月18日正式开工建设,并于2020年5月份实现首批设备搬入,2021年底,公司已实现一期项目月产4万片的产能建设目标,2022年底,公司已实现一期项目月产6万片的产能建设目标,截至目前,第一条生产线总投资由初期的70亿元增加至100亿元。公司坚持自主研发,目前第一梯队的产品已在多个工艺平台完成研发,并已陆续开始进行大量生产。第二梯队的高端产品研发也已陆续展开,并正在逐步导入量产。公司一贯注重研发团队的打造,研发资金的投入和技术的积累,积极推动高端分立器件产品,高端电源管理集成电路芯片及车规级的芯片的应用。受益于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和5G等市场应用端高成长和公司多年在这3个领域的耕耘。公司12吋产线作为重要战略部署,包括功率MOS管、IGBT等电力电子大功率模块和集成智能功率模块、MEMS传感器、MCU产品、射频与混合信号电路产品等具有高市场份额和广阔市场应用的产品,尤其功率MOS管占全球集成电路销售市场份额的前十名。
4.厦门市海沧区住建和交通局住建科,科室负责人为陈云平,科室人数为12人。
简要事迹:厦门市海沧区住建和交通局住建科以“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为指引,在城乡建设领域攻坚克难,取得显著成效。一是经济指标领跑,赋能高质量发展。科室始终将服务经济作为核心任务,推动建筑业与房地产业双轮驱动。2021年建安投资达155.61亿元,2022年建筑业产值351.8亿元(同比增长14.9%),2024年突破394.6亿元(同比增长9.8%),超省、市平均增速,列全市第三。二是品质提升攻坚,打造宜居海沧。以“城市品质提升”为抓手,系统推进五大领域升级。2021年完成21项重点任务、7大样板工程,投资9.96亿元(完成率141.37%),获省级调研肯定;2024年启动闽台乡建乡创合作样板村创建,融合传统与现代风貌。三是安置房提速,托起安居梦。聚焦民生痛点,高效推进安置房建设与交付。2021年交付临港新城二期等2191套,佳美、东瑶等6个项目主体完工;2022年京口岩等8个项目交付,新增房源3962套;2023年推进东坑安居房二期等审批;2024年完成安置房管理费审核4566万元,推动房票政策落地;2025年推进温厝村保障性租赁住房验收,探索资产盘活。四是党建引领,锻造住建铁军。通过“市区联动”“专班推进”等机制,破解跨区域协作难题。2025年建立市区联合办公机制,高效推进既有建筑幕墙、大跨度钢结构隐患排查,完成经营性自建房月度巡检,确保城市运行安全。
5.备选:厦门海沧土地储备管理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陈艺森,单位性质为国有企业,所属行业为其他,单位人数为37人。
简要事迹:厦门海沧土地储备管理有限公司始终秉持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为海沧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用地支撑。一是党建引领聚合力,创新机制提效能。2023年成片开发方案审批平均提速215天,农转用报批面积达2022年的2.25倍,收储手续办理平均提速29天;2024年推行资规部门驻点跟班模式,全年完成农转用报批 66.6公顷,收储土地43.59公顷,为重点项目提供用地保障。2025年上半年更是以土地储备专项债8500万元的突破,为片区开发注入强劲动力。二是流程优化促出让,服务产业显担当。2023年士兰集宏地块23天完成出让审批,较常规流程(约半年)提速87%,创造新的海沧速度;2024年鑫朋工贸地块实现全市首例“四证同发”,做到了“签约即发证、拿地即开工”;2025年后井PSA项目B、C、D地块创下产业项目落地最快纪录,受到市政府主要领导表扬。2023年产业用地出让11宗、2024年产业用地出让11宗,连续2年出让总数均居全市各区第二;2025年截至8月上旬以12宗产业用地出让跃居全市各区第一。三是数智管理筑根基,队伍建设强内核。修订完善储备用地管理机制;建立土地管理数据库,安装智能监控,确保储备用地零违占;积极推进储备用地临时利用,2023以来为财政创收约3300万元。创新“业务讲堂 + 老带新”双线培养模式,锻造专业精、战力强的骨干团队。
二、厦门市劳动模范候选对象(7名)
1.杨金洪,男,汉族,1967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现任厦门厦钨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正高级职称。
简要事迹:杨金洪同志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该同志拥有丰富的科技研发和企业管理经验,作为技术和科技创业带头人,在有色金属冶炼和能源新材料方面取得了国内外领先的研究成果,主导突破了一批关键领域新材料卡脖子的核心技术和产业应用,对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打造世界一流企业和强国重企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企业管理方面,领导的公司于2021年8月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是福建省首单分拆上市企业,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绿色工厂示范企业、国家专精特型小巨人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国内能源新材料重点企业。
2.颜鹭青,女,汉族,1989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学士学位,现任厦门海沧城建园林有限公司嵩屿管理站站长,中级职称、高级工。
简要事迹:颜鹭青同志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她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创新采用“花期调控+营养管理”方案,有效解决芒果落果、木棉飞絮等市民关切问题;她发明的树苗支架和屋顶花园专利为城市绿化提供了创新方案。在嵩屿片区56条道路的日常养护中,她创新“错峰作业法”,建立苗木养护档案,使海沧大道、滨湖路等主干道成为城市亮丽名片,市容考评成绩持续保持全市前列。2019年主动请缨赴龙岩项目,龙岩项目各项工作井然有序,养护效果得到了当地广泛认同,闽西日报对养护情况进行专题报道。十三年来,她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扎根园林养护一线,先后荣获“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行业花卉工技术能手”、“厦门市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从普通职工到技术能手再到管理站站长,她用坚守证明平凡岗位也能绽放光彩,展现了新时代劳动者敬业奉献、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
3.游孔俊,男,汉族,1986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学士学位,现任厦门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卷包车间包装作业师,初级职称、技师。
简要事迹:游孔俊同志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先锋班组、“宽版中支高速机”产品保障突击队等组织中勇挑重担、攻坚克难、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16年坚守一线作业师岗位,刻苦钻研、业务精湛,熟练掌握多种机型的操作技能,凭借多年业务打磨和经验积累成为公司操作序列的中流砥柱,为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贡献重要作用。他胸怀使命,匠心传承,作为公司内训师,每年投身新员工培养,师带徒多达30多人次。作为核心人员参加行业教材统编工作,为企业人才培养、知识传承、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强有力支撑。先后荣获“福建省金牌工人”、“全国烟草行业劳动模范”、“全国烟草行业技术能手”、“厦门市行业(数字)工匠”等称号。
4.周富强,男,汉族,1985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硕士学位,现任厦门乃尔电子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副总工程师,中级职称。
简要事迹: 周富强同志政治立场坚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能够自觉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并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各种风浪考验面前立场坚定。周富强担任某型发动机压力传感器盒的电路设计工作。在国内半导体器件尚未成熟的情况下,他查阅了大量资料,经过了无数次理论探讨、上千次的试验和数据分析,终于找到了国产替代的突破口,采用该补偿方法实现了产品在全温度段下的高精度要求,而且实现了100%国产化,此补偿方法和电路获得发明专利。此外带领团队研究了半导体器件温漂工作机理,采用改变电路结构及温度补偿的技术,突破了该技术瓶颈,成功研制出内置电路板高温加速度传感器,使得电路板得以在150℃下正常工作,此技术填补了国内内置电路板的高温加速度传感器技术空白。
5.宋浏伟,男,汉族,1989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现任厦门万泰凯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总监,中级职称。
简要事迹:宋浏伟同志2015年加入厦门万泰凯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现担任研发中心总监,至今已深耕体外诊断试剂研发领域17年。该同志政治觉悟高,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认真学习领会并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精神,并将这种高度的政治自觉转化为强大的创新动力。该同志研发了国际上首个鼻咽癌P85-Ab检测试剂、全球首个双抗原夹心法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首个双抗原夹心法乙肝核心抗体定量检测试剂、首个荧光免疫层析法乙肝基因型检测试剂等填补行业空白或国际领先的产品。不仅作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负责人,还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863计划等项目10余项,在国内外诸多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成果十余篇。获得全国科技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表彰,入选福建省高层次人才、厦门市高层次人才等多项荣誉。
6.张一芝,女,汉族,1978年8月出生,群众,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现任厦门长庚医院有限公司心内科科主任,副高级职称。
简要事迹:张一芝同志自2019年在厦门长庚医院有限公司工作以来,她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精湛的医术,奋战在临床一线。该同志成功主导筹备完成厦门长庚医院胸痛中心(基层版)的国家级认证,认证通过后,她持续带领团队优化流程、提升质量,使中心在2023年下半年、2024年上半年、2025年上半年连续获得“厦门市胸痛中心优秀单位”称号。其个人也因卓越贡献,获评“厦门市胸痛中心高质量发展杰出贡献奖”和“厦门市胸痛中心质量控制中心优秀质控专家”的荣誉。张一芝同志还积极投身公益,定期组织并参与社区居民义诊和健康宣教活动;同时,在华侨大学医学院承担心内科授课和临床带教任务,积极参与教学与实践训练工作,培养医学人才成绩显著,获评“优秀带教教师”荣誉称号。
7.备选:刘轶,男,汉族,1980年10月出生,群众,大学学历,学士学位,现任厦门远海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工程技术部副经理,中级职称。
简要事迹:刘轶同志自2001年7月参加工作以来,长期从事港口机械设备的日常养护、维修、技术创新研发以及设备和人员的综合管理。任部门岸桥主任期间曾组织部门设备班室成员对岸桥进行多次技术改造和研发创新工作,包括完成岸桥的挂舱机构、电气房空调制冷系统、吊具双箱检测系统保护等PLC软件系统的二次开发。积极参与公司自动化码头的相关项目工程,完成项目中对自动化岸桥技术文件的编制及前期采购工作。任部门副经理期间参与公司智慧港区科研项目相关工作,负责远海码头智慧港区两台远控轮胎吊的自动化升级科研改造项目、港机设备控制管理系统项目、集卡智能导航移动终端APP项目等相关工作。参与远海码头自动化AGV智能故障诊断与健康分析系统的开发并获得相关软著证书。2014年3月被共青团福建省委授予“福建省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三、厦门市先进工作者候选对象(1名)
马健平,男,汉族,1992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学士学位,现任厦门市海沧区职业中专学校智能制造学部专任教师兼班主任,初级职称、技师。
简要事迹:马健平同志自从教以来始终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思想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积极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在持续学习中提升政治素养,工作中锐意进取,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将党员的责任与担当融入教育教学各个环节。该同志始终以高尚师德为准则,关爱学生成长,给予悉心指导与全程支持,助其克服困难、屡获佳绩。针对中职生特点调整教学策略,探索“梯队培养+靶向训练”竞赛培育模式,近几年在指导学生及个人参加比赛中均取得显著成绩,共获国家级奖项5项、省级奖项6项、市级奖项5项。个人荣获2024年数字中国创新大赛数字智造赛道(职工组)一等奖、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工业4.0赛项三等奖、全国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技能大赛(职工组)三等奖等奖项,将竞赛先进理念与技术反哺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公示时间:2025年9月9日至9月15日
公示电话:0592-6583385
来电时间:上午8:00-12:00,下午15:00-18:00
来信地址:厦门市海沧区滨湖北二路1号滨湖大厦5楼3514室(邮政编码:361000)
公示期间如有相关意见和建议,欢迎以来电、来信、来访的形式反映。
中国共产党厦门市海沧区委员会
2025年9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