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沧区教育局关于印发厦门市海沧区东孚、新阳片区学校学区化办学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来源 :海沧区教育局 时间:2020-10-30 15:05

各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

  现将《厦门市海沧区东孚学区、新阳学区学区化办学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厦门市海沧区教育局

  2020年10月30日

  厦门市海沧区东孚、新阳片区学校学区化办学工作实施方案

  一、实施背景

  海沧自2003年设立行政区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局秉持“素质引领,科学发展,管理创新,特色立校”的发展理念,带领全区教育人经过十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实现了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成为全省首批“教育强区”,全区所有学校通过了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化建设,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硬件水平达到基本均衡,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极大提升。但因为历史原因,海沧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并不平衡,教育基础比较薄弱,海沧旧镇、新阳街道、东孚街道与嵩屿街道之间教育发展仍存在较大悬殊,优质资源较多集中在嵩屿街道,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均衡成为制约海沧教育发展的最大瓶颈。

  为更好地满足老百姓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努力让每一所家门口的学校都成为优质学校,2017年,我局学习发达地区经验,在临港片区实施学区化办学试点,将该片区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纳入学区化办学范围,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共建,抱团协同发展,逐步构建了学校、社区、家庭一体化区域教育体系,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成效。2018年,我局将试点扩大至东孚片区。经过两个片区3年的学区化办学试点,现拟在全区开展学区化办学,临港片区继续按照原有区域划分实施,东孚片区细分为2个学区,新阳片区启动2个学区,开展学区化办学工作。

  学区化办学是指在区域范围内按照地理位置相对就近原则,将区域内的义务教育学校结合成片进行统筹,多校协同、资源整合、九年一贯。推动学区内学校之间教师均衡配置,骨干教师柔性流动,促进教育教学资源充分共享,全面提升学区内教学管理、教师研训、学生活动、课堂改革、质量考核等工作水平,从而缩小校际差距,努力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衡发展的目标。

  二、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深入实施素质教育,通过推行学区化办学模式,打破校际间原有的资源壁垒,树立公共治理观念,形成“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资源开发、利用、共享模式,使学区内学校、社区资源共享融合,实现教育资源的统筹利用,推动区域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

  三、工作目标

  通过学区化办学模式的实施,建立更为合理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包括教师流动、教学管理、教师研训、考核评价、后勤服务等,努力在教育资源共享、学校文化共建、教育教学互助等方面有所突破,最终实现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四、组织架构

  (一)指导机构

  为加强对学区化办学工作的指导,分别成立学区化办学工作推进指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分工负责指导学区化办学工作的实施,参与学区化办学相关管理制度的制定,及时了解工作动态,统筹推进学区化办学工作。

  1.指导小组:

  组  长:柯少敏

  副组长:田云慧

  组  员:韩继财、徐剑波、孙民云、张海霞、杨泽松

  2.工作小组:

  组  长:田云慧

  副组长:孙民云

  组  员:黄  凡、李  韡、郑国滨、洪福旺、周扣平、沈纪文、黄海生

  (二)运作机构

  各学区成立学区化办学工作委员会。委员会由本学区内各学校校长、区教育局代表、教师进修学校代表、街镇代表、社区代表、社会资源代表、家长代表等人员组成,委员会主任由牵头中学校长担任。

  学区化办学工作委员会是学区管理的组织协调机构,负责制定委员会工作章程,制定学区化办学工作实施计划和各项管理制度,指导学区内的相关重大活动,组织学区内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统筹协调学区内的各种教育资源的使用等。

  委员会主任对学区工作全面负责,负责组织联席会议的定期召开,负责学区内学校间的工作协调,监督各项教育教学制度的实施,定期向学区化办学指导小组报告,向社会公布学区的工作状况等。

  五、学区的划分

  (一)东孚一学区:东师理想东孚实验中学(牵头中学)、东师理想东孚实验小学(牵头小学)、洪塘学校、凤山小学、东埔小学

  区教育局挂钩干部:潘春辉

  (二)东孚二学区:东瑶学校(牵头中学)、芸美小学(牵头小学)、贞岱小学、一实小(项目名称)、一农小学(项目名称)

  区教育局挂钩干部:周春生

  (三)新阳一学区:海沧中学(牵头中学)、二实小(牵头小学)、新江中心小学、新阳学校

  区教育局挂钩干部:郑承辉

  (四)新阳二学区:进修附校(牵头中小学)、芸景实小、霞阳小学、新安小学、龙山小学

  区教育局挂钩干部:颜秀美

  六、运行模式

  (一)硬件资源共享

  学区内运动场地、各校图书馆、体育场馆、实验室及其他功能教室和专用教室共享,学区内各校可以调配使用。在资源配置上统筹协调,既考虑均衡配置,又鼓励特色创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二)教师资源共享

  通过教师交流、跨校兼课、师徒结对等形式,实现学区内各学校名师、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等优秀师资共享,并逐步推行校长交流制度。

  (三)课程资源共享

  通过优质校本课程输出共建、跨校选课、远程教学、学生集体活动等形式,实现学区内各校优质课程资源共享。

  (四)教育教学统筹

  学区内教育教学实行统筹管理。在学区化办学工作委员会的统一协调下,学区内教育教学管理要做到“五个统筹”:课程计划统筹、教学进度统筹、教研活动统筹、学生活动统筹、考试和评价统筹。逐步创造条件,做到特色衔接、文化共建。

  (五)后勤服务统筹

  学区内的学校后勤及相关工作人员,可在学区内的有关学校统筹安排,做到编制落实、统一使用、各尽所能、各取所需。

  七、实施时间表

  (一)2020年10月-2020年11月中旬。启动东孚片区、新阳片区学区化办学工作,各学区制定学区化办学具体实施计划。

  (二)2020年11月中旬开始。深化推动学区化办学工作。

  八、保障措施

  学区化办学既是一项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也是教育行政部门构建新型教育治理方式的积极探索。本着宏观把控、微观放活”的原则,创设各种条件,形成学区化办学的保障机制。

  (一)形成师资、教育资源的“蓄水”保障功能

  配合学区化办学,实施教师“蓄水池”计划。采取教师“集中招聘、集中培养、适度储备、统筹使用”的办法,让部分“储备”教师实行柔性流动,保证学区化办学中优秀教师的辐射、带动、示范和引领作用。学区内的教育资源也会起到储备释放、共用共享的作用。

  (二)建立学区化办学综合评价机制

  采用发展性督导评价和绿色指标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以学区为单位设计评价指标,重点评价学区在教师和教育资源的共享、学区内各学校的均衡发展等方面的达成度。同时,借助区学生综合评价系统,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用评价推进和保障学区化办学的顺利实施。

  (三)设立学区化办学专项资金

  区教育局将设立学区化办学专项资金,用于学区化办学各项工作的开展,包括学区内各学校教育资源的配置、校际间教师交流的补贴、专题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师资培训和教研活动以及专项奖励等。

  (四)逐步形成学区教育治理机制

  学区化办学既是促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优质均衡发展的一种举措,也是教育转型发展的一种探索,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并逐步形成新的教育治理机制,这种机制将成为学区化办学的根本保障。

 

  抄送:东孚街道、新阳街道

附件下载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