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索 引 号:XM04107-02-00-2024-014
- 备注/文号:厦海卫健函〔2024〕17号
- 发布机构:海沧区卫健局
- 公文生成日期:2024-08-21
- 内容概述:厦门市海沧区卫生健康局关于区政协九届三次会议第C07号提案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 原文件下载:文件下载
- 是否规范性文件:否
尊敬的徐剑波、李俊晖、胡晨密、蒋玲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建立海沧区社区嵌入式托育的建议、关于建立政府主导的普惠性托育机构的建议、关于推进我区建设嵌入式婴幼儿托育服务设施的建议、关于托育机构建设的建议”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现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根据《厦门市海沧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办理区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议案建议和区政协九届三次会议委员提案的通知》(厦海政办〔2024〕17 号)精神,我局高度重视,认真组织筹划,深入调查研究,结合工作实际,扎实推进我区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3月29日,卫健局主要领导带队调研我区国企办托和医育结合工作开展情况;6月4日,区政协颜丽珍副主席带领区政协教育文体、医卫委委员调研我区托育机构建设与发展情况,对我区托育服务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全区现有托育服务机构68家(其中托育机构22家,幼儿园办托班46家),可提供托位2469个,每千人托位数3.97个。全区普惠托育机构7家,可提供普惠托位665个。
二、措施与成效
(一)推进社区托育建设
一是推进社区嵌入式托育建设。根据辖区群众需求,积极推进小区内托育服务设施建设,目前,我区有嵌入式(小区内)托育机构14家(其中通过备案6家),可提供托位598个。区资规分局将根据《厦门市托育服务设施配置导则》,积极做好社区托育规划服务工作,加大托育基础设施建设。
二是拓展社区公共服务。结合海沧实际,推进社区(村)与托育机构共建,社区利用社区现有的户外公共场所、居民大学课堂等公共资源,为婴幼儿照护政策宣传提供支持。目前我区拓展婴幼儿照护服务点共有3个:2021年厦门海萌宝托育有限公司成为嵩屿街道海虹社区婴幼儿照护服务点,2022年海萌萌(厦门)托育服务有限公司成为嵩屿街道海发社区婴幼儿照护服务点,2023年厦门市艾尼优加托育服务有限公司海沧分公司成为霞阳社区婴幼儿照护服务点。
三是建立社区(村)爱邻护幼托育服务点。遴选有条件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辖区公共资源、小区楼宇空置场所、物业管理用房等无偿提供的合适场所进行改造,或依托就近就便的普惠托育机构提供场所等方式,开设9个爱邻护幼托育服务点,其中利用社区免费场地新建托育服务点3个(海沧街道、嵩屿街道、新阳街道各1个),利用周末免费为周边群众提供半日托、计时托、临时托、托育体验等服务。
(二)推动托育多元发展
一是推动普惠建设。推进普惠项目,每年开展新(改、扩)建托育机构摸底调研,推动提供普惠托育服务,目前我区共有普惠托育机构7家(其中国企2家、民企5家),投入建设补助经费412万元,提供普惠托位数665个。实施各级补助扶持政策,将婴幼儿照护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项目;对购买托育保险产品的机构给予报销30%保费,最高可达3000元,2023年已报销7628.4元;制定《海沧区农村婴幼儿照护服务支持措施》,为困境儿童、留守儿童提供保教费0~3折的优惠托位和定期帮扶服务;从2023年6月1日起,对普惠托育机构按每个托位1万元给予一次性建设补助;按照生源情况给予每人每月300—600元运营补助,目前申请运营补助的备案机构有5家。
二是推动国企办托。推动海沧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发挥国企力量,展现国企担当,为我区托育行业发展添砖加瓦。2023年指导海沧教育发展有限公司成立海沧城建托育中心,在海投第一湾开办第一家区属公办托育机构(兴景托育园),充分借鉴优质幼儿园的教学经验,打造以“全日托育+亲子早教+兴趣教育”为一体化的新行业生态运营模式。今年拟再新建2家(福园、芸景园)。
三是推进托幼一体化服务。卫健、教育部门联合推动,鼓励幼儿园在现有生源减少的情况下,结合实际情况开设托班或独立设立托育机构。目前,我区共有2所公办幼儿园和44所民办幼儿园开设托班;有2所幼儿园隔离出独立场所设立托育机构,较好地满足了家庭对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的需求。四是推行福利性托育服务。通过自办、委托第三方或共建等方式,推动用人单位为单位内部职工3岁以下子女提供福利性托育服务。目前我区开展福利性托育服务机构共3家。长庚医院员工临托中心完成改造,8月份通过备案。同时区总工会每年暑假期间还积极发动辖区有条件的基层单位创办职工子女暑托班,解决职工子女暑假无人看管的后顾之忧。
(三)倡导优化托育服务
2023年制定下发《关于倡导优化托育服务的通知》,鼓励托育机构提供多元化托育服务。
一是弹性调整入托时间。鼓励托育机构根据家长需求,上午到园时间调整为上午7:00-9:00点之间,傍晚接回时间调整为17:00-19:30之间,解决部分上班族无法在规定时间接送婴幼儿的困扰,目前全区22家机构均采用弹性入托。
二是优化个性托育形式。在托育形式上,除日托外,各托育机构可根据机构实际和家长需求,适当扩展全托、半日托、计时托、临时托等服务。
三开展系列主题宣传活动。以“守护海娃 共托未来”主题,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全市率先成立海沧区婴幼儿照护志愿服务队,开展送育上门、宣传到家活动。目前已成立区级总队1支、街道分队4支,现有志愿者100多人,开展活动12场。《人民网》《健康报》和《人民政协报》先后刊登报道我区经验做法。
(四)加强托育人才培养
一是开展职称评审。厦门市于2023年12月出台《厦门市托育服务专业技术资格条件(试行)》(厦卫人口家庭〔2023〕518号),明确初中级职称评审条件。2024年3月全市组织开展2023年度托育服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我局积极发动辖区托育机构从业人员参与,目前共有5名托育工作人员报名。
二是加强业务培训。积极与区人社局沟通、与市卫健委协调,依托其他高校加强人才培养。2023年组织11家备案托育机构参加国家托育职业教育中职教材建设线上培训和厦门南洋职业学院校园招聘;组织3家新建普惠机构负责人参加市级业务培训;组织4期92人次卫生保健人员培训;2024年组织3期71人次卫生保健和消防安全培训。区人社局积极将托育服务职业(工种)纳入到区级项目制培训中,2023年以来开展托育服务类培训40人。2024年全省首届托育服务职业技能竞赛,我区1人荣获个人一等奖、2人荣获个人二等奖。
三是开设托育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委托区属国企城建托育服务中心,积极开设托育专业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城建教育公司先后与集美大学、武夷学院、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厦门兴才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截至目前,共接收50名实习生入园入托,充分发挥产教融合教学实践基地作用。
(五)开展医育结合工作
一是建立“1+4+N”托育服务模式。依托妇幼保健院,成立区级婴幼儿养育照护指导中心,组建医育结合专家支持团队,推选23名健康指导员派驻全区32家托育服务机构开展“五个一”健康服务(即:一套婴幼儿生长发育监测、一系列家庭教育讲座、一对一家庭养育指导、一条绿色就诊通道、一本儿童健康手册)。4月17日上午,在海沧区城建绘童瑶兴景托育园举办“医育结合”集体签约仪式,全市率先实现医育结合签约全覆盖,初步形成以“海沧区妇幼保健院”为指导中心、四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依托,全区托育机构为基础的海沧区“1+4+N”婴幼儿养育照护服务新格局。
二是打造婴幼儿养育照护实训示范点。今年3月,区妇幼保健院在原有“ 五个一 ”服务基础上,围绕“良好的健康、充足的营养、安全保障、回应性照护、早期学习的机会”这五大养育照护核心内容,在城建兴景托育园打造“婴幼儿养育照护实训示范点”,推进养育照护向精细化、个性化方面拓展,让家长们能更加具象地掌握科学的养育照护知识。
三是研发汇编托育课程,委托区城建教育公司,针对 0-3 岁婴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研发汇编以“尊重及回应式的保育和教育”为基础的“绘童瑶”托育系列课程,首创适用于辖区内婴幼儿的“DI成长领导力”课程体系。目前该项工作已基本完成。
(六)加强托育综合监管
一是加强日常监督检查。统一规范《海沧区托育机构规范建设情况检查表》,制定托育机构安全检查计划,每周抽查机构不少于2家。今年以来,联合区消防救援大队和各街道,对全区21家托育机构进行2轮安全检查,实现安全监管全覆盖,其中1家机构因消防问题被立案调查,行政处罚0.55万元。3月7日,邀请区消防救援大队对街道托育工作人员和机构负责人进行消防安全培训,共23人参加。
二是完善卫健部门监管,制定《海沧区卫生健康局关于各卫生健康单位严格落实0-3岁托育机构监督管理工作职责的通知》(厦海卫健〔2024〕13号),明确各卫健单位对托育机构监督管理的具体工作职责,推动疾控、妇幼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卫健单位加强在卫生保健、疾控预防、饮用水卫生、疫情防控、设置规范等方面进行专业指导。2024年规范处置2起托育机构疱疹性咽炎传染病事件。
三是建立部门联合监管机制。制定《厦门市海沧区托育机构安全监管工作方案》(厦海婴联办〔2024〕1号),明确卫健、市场监管、消防、公安等部门和各街道对托育机构的监管职责,推动落实托育机构的综合监管。加强与教育局联动,共同加强幼儿园托育班监管,督促开设托班的幼儿园落实备案手续。
三、下一步推动计划
一是持续加大托育宣传。制作托育服务基础知识宣传折页和宣传手册,结合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示范项目,加大托育服务和科学育儿宣传,不断转变家长育儿理念,让更多家长了解托育、信任托育、支持托育。二是加大托育资源供给。继续推进普惠托育项目建设,计划新建普惠托育机构5家,新增普惠托位400个以上。结合实际情况,稳步有序推进托幼一体化建设,增加幼儿园托班数量,引导幼儿园托班规范化建设。2024年底实现每千人托位数4个。三是落实补助扶持政策。落实中央财政支持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示范项目,推行社区爱邻护幼亲子园周末免费服务和乳儿班、托小班激励奖补,提升群众送托意愿。
感谢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敬请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领导署名:黄灵敏
联 系 人:张金杯
联系电话:6051299,18959252680
厦门市海沧区卫生健康局
2024年8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