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索 引 号:XM04101-02-02-2009-018
- 备注/文号:厦海政办〔2009〕63号
- 发布机构:海沧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 公文生成日期:2009-06-02
- 内容概述:关于贯彻实施厦门市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规定的通知
- 原文件下载:文件下载
- 是否规范性文件:否
区直各办、局,各镇(街),各有关单位:
《厦门市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规定》(市政府第133号令),将于2009年7月1日起施行。该规章(以下简称《规定》)的实施,对于进一步规范行政权力运行,维护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推进政府依法行政,具有重要意义。各单位要高度重视,结合本单位的实际,认真贯彻执行。现就贯彻执行《规定》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规定》的出台,标志着开展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成为各行政执法部门的常规性工作;《规定》是各行政执法部门开展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确保行政处罚程序正当、实体合法、合理、适当的重要依据。各行政执法部门要认真组织学习,加强培训,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法律意识,确保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的全面实施。
二、加强沟通,主动对接
2007年,区发改局、卫生局、文体局、城管执法局和安监局等五个单位,试行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积累了一定经验,出台了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细化标准和有关配套制度,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区各行政执法部门要积极主动与上级行政执法部门联系,对于已开展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的部门,要认真对照上级部门的相关规定,发现有不同规定的,要及时向上级反映,抓紧修改、完善本部门的相关规定,避免造成市、区标准不一、自由裁量结果不同的后果;对于尚未开展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工作的部门,要主动与上级部门沟通,上级部门已出台相关规定的,要及时提出本部门的实施意见,做好《规定》实施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区各行政执法部门制定的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有关规定,要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向社会公布,并报区政府法制办备案(联系人:赖大庆,电话:6050058);同时报送区效能办(联系人:王都成,电话:6057503)。各行政执法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主动接受各方监督,做到依法、公开、公正裁量。
三、加强督查,严格责任
《规定》将行政执法部门实施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情况,作为依法行政的内容纳入绩效考评范围,区法制办、监察局要通过日常检查、案卷抽查等方式,对行政处罚实施部门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推进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工作的实施,切实将已制定的裁量标准和配套制度落到实处。
对不按《规定》的要求落实相关工作、影响区政府绩效评估结果的,将对相关责任单位予以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依照《厦门市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过错责任追究暂行办法》的规定,追究相应责任;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附件:厦门市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规定
二〇〇九年六月二日
附件
厦门市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规定
(2009年1月17日厦门市人民政府令第133号公布)
《厦门市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规定》已经2008年12月24日市政府第53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9年7月1日起施行。
市长 刘赐贵
二〇〇九年一月十七日
厦门市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监督行政处罚实施部门正确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的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是指行政处罚实施部门依照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对违法行为作出是否给予行政处罚、给予何种行政处罚和何种幅度的行政处罚决定的权限。
第三条 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应当遵循处罚法定、公开、公正、处罚与教育相结合、过罚相当的原则。
对违法事实、性质、情节及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基本相同的同类当事人,行政处罚实施部门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时,所适用的法律依据、处罚种类和幅度应当基本相同。
第四条 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应当符合法律目的,综合考虑、衡量违法事实、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等相关因素,排除不相关因素的干扰。
第五条 政府法制部门、监察部门负责对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第二章 实体规则
第六条 市级行政处罚实施部门,应当依照本规定,在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行为、种类、幅度范围内,结合实际,对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进行细化、量化,制定本部门行政处罚自由裁量规范,明确具体的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标准,作为本部门实施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的依据。
区级行政处罚实施部门可以根据需要制定本部门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标准。
上级行政处罚实施部门对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进行细化、量化,已经制定具体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标准的,下级行政处罚实施部门可以参照执行。
第七条 行政处罚实施部门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和负责监察工作的机构,应当参与本部门行政处罚自由裁量规范、标准的制定,并对本部门实施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行为予以指导和监督。
第八条 细化、量化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标准,应当在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范围内,根据违法事实、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等划分为明确的、具体的不同违法行为的等次,并确定相应的处罚标准。
第九条 行政处罚实施部门制定的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规范和标准应当向社会公布,并报同级政府法制部门备案。
第十条 制定行政处罚自由裁量规范和标准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细化、量化自由裁量标准,不得违反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
(二)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可以选择是否予以行政处罚的,应当明确是否予以行政处罚的具体标准和条件;
(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可以选择行政处罚种类的,应当明确适用不同种类行政处罚的具体标准和条件;
(四)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可以选择行政处罚幅度的,应当根据违法事实、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等划分明确、具体的不同等次,确定具体标准;法律、法规、规章规定行政处罚幅度较大的,可以规定相应的处罚数额、比例或倍数;
(五)违法行为依法符合从重、从轻、减轻或者不予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情形的,在列明具体情况后,应当依照法定条件,不得增设条件。
第十一条 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不予行政处罚:
(一)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二)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
(三)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违法行为的;
(四)除法律另有规定外,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
(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不予行政处罚的其他情形。
第十二条 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应当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一)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
(二)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
(三)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
(四)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
(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当从轻、减轻行政处罚的其他情形。
第十三条 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应当从重行政处罚:
(一)违法情节恶劣,造成严重后果的;
(二)经执法人员责令停止、要求纠正违法行为后,继续实施违法行为的;
(三)隐匿、销毁违法行为证据的;
(四)共同实施违法行为中起主要作用的;
(五)多次实施违法行为,屡教不改的;
(六)胁迫、教唆他人实施违法行为的;
(七)对举报人、证人打击报复的;
(八)严重妨碍执法人员查处违法行为尚未构成犯罪的;
(九)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当从重行政处罚的其他情形。
行政处罚实施部门不得因当事人申辩而加重或者从重处罚。
第十四条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既可以单处又可以并处行政处罚的,对轻微违法行为,一般实施单处的处罚方式;对严重违法行为,优先适用并处的处罚方式。
第三章 程序规则
第十五条 行政处罚实施部门应当对本部门实施行政处罚的立案、调查、审查、听证、决定、执行等程序作出具体规定。
第十六条 行政处罚实施部门在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时,应当充分听取当事人的陈述、申辩,并记录在案。行政处罚行为有从重、从轻、减轻或者不予行政处罚的,应当在案卷讨论记录和行政处罚决定书中说明理由。
第十七条 案件调查人员提出的行政处罚意见,应当经本部门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审核后,报行政处罚实施部门负责人审查批准。
对情节复杂或者重大违法行为给予较重的行政处罚,以及拟作出适用听证程序的行政处罚,行政处罚实施部门负责人应当集体讨论决定。
第十八条 行政处罚适用一般程序的,行政处罚实施部门应当从立案之日起30日内作出行政处罚决定。30日内不能作出决定的,经本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30日。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行政处罚实施部门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依法需要听证、检验、检测、检疫、鉴定的,所需时间不计算在前款规定的期限内。
第十九条 行政处罚实施部门可以结合本部门实际,建立典型案例制度,指导本部门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规范行使。
第二十条 行政处罚案件应当在结案后3个月内立卷归档。
第四章 监督规则
第二十一条 行政处罚实施部门在实施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时,应当依照法定的执法程序明确执法流程,并向社会公开。
第二十二条 行政处罚实施部门实施行政处罚,不得有下列情形:
(一)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与当事人受到的行政处罚相比,畸轻畸重的;
(二)在同一或者同类案件中,不同当事人的违法行为相同或者基本相同,但所受行政处罚不同的;
(三)依法应当不予行政处罚或者应当从轻、减轻行政处罚的,但滥施行政处罚或者未予从轻、减轻行政处罚的;
(四)其他滥用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情形的。
第二十三条 行政处罚实施部门应当建立健全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监督制度。
政府法制部门、监察部门应当通过行政执法检查、行政处罚案卷评查等方式,对行政处罚实施部门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四条 市政府绩效考核部门应当将行政处罚实施部门规范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情况,作为该部门依法行政的内容,纳入绩效考评的范畴。
第二十五条 行政执法人员违反规定实施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视情节予以暂扣、收回行政执法证件或者调离执法岗位,并按照《厦门市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行政过错责任追究暂行办法》的规定,予以责任追究;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前款规定的暂扣、收回行政执法证件的处理,由市政府法制部门实施;调离行政执法岗位和其他行政责任的追究,由本级政府法制部门提出处理建议,由具有相应管理权限的部门或者监察部门依法实施。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六条 本规定由市政府法制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十七条 本规定自2009年7月1日起施行。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