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XM04119-01-01-2022-001
  • 备注/文号:厦海城管〔2022〕6号
  • 发布机构:海沧城管局
  • 公文生成日期:2022-02-22
  • 内容概述:厦门市海沧区城市管理局2021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 原文件下载:文件下载
  • 是否规范性文件:否
厦门市海沧区城市管理局2021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来源:海沧城管局 发布时间:2022-02-22 10:05
分享:

  根据《中共海沧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2021年工作要点》的要求,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扎实推进城市管理的法治建设,用法治思维实现行政管理的规范化和法治化,为更高起点建设高素质高颜值国际一流湾区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主要工作情况

  一年来,我局坚持服务大局,建立长效机制,突出问题导向,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全面正确履行职能。通过健全领导机制,进一步推进三项制度实施,规范行政权力的运行,持续提升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持续建全领导机制,以“依法行政”为抓手。

  2021年初,我局将“深入开展法治建设专题”学习纳入《2021年海沧区城市管理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截至今年年底已深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法律法规,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以及福建省委、省政府,厦门市委、市政府,海沧区委、区政府的部署及法治政府建设文件,认真总结我局目前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每半年检查中队依法行政工作进展,将依法行政工作进展情况作为年终述职的重要内容,与考评奖惩、晋职晋级等挂钩,督促执法队员及协查员将依法行政的意识贯彻到日常执法工作当中。

  (二)深化推进三项制度,使“依法行政”有保障。

  一是推行执法规范化检查。根据年度工作更新正规化考评细则,通过内业检查和外勤考查,形成具体量化成绩,颁发流动红旗,以考评促正规化建设,在比学赶超氛围中,促进制度落实。推进“三项制度”融入执法工作的方方面面,做到每一场询问、每一次调查、每一次送达、每一场听证都有音视频记录,每一宗一般程序案件都进行法制审核,每一个重大案件都进行案件评议。并针对执法全过程记录标准不一的问题,根据不同执法场景的记录侧重点,自编自导自演拍摄实地教学视频,倡导场景式教学、沉浸式体验,保证执法全过程记录从用起来到用好来。

  二是推广非接触性执法。在全省率先探索推广“非接触性执法”改革,向科技借力量,利用视频监控、远程监测等信息技术手段,固定违法事实证据,以现场可视化为前提,以取证多元化为保障,在减少与当事人接触的情况下完成整个违法行为调查、送达法律文书,在流动摊贩、跨店经营、工地扬尘和噪声污染等领域进行实时、动态的监管,既提高执法效率,又进一步落实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

  三是进一步规范公示公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及国务院有关规定,在本部门行政执法公示具体办法中明确行政执法行为事后公开的范围、内容、方式、时限、程序和公开期限等事项,确保应当公开的执法结果都向社会主动公开。同时按照“双随机”抽查要求,及时向社会公布“双随机”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2021年,结合正规化检查,对本局6个中队的公示栏重新进行修缮。

  四是严格定期更新权责清单。全面清理整合本部门的行政权力清单、公共服务事项清单、责任清单,形成“权责清单”。2021年11月29日,在区政府网站公布明确厦门市海沧区城市管理局具体权责事项共606项(行政处罚542项,行政许可3项,行政监督检查3项,行政强制23项,其他行政权力6项,其他职责事项29项)。

  (三)规范权力运行,使行政权力有制约。

  一是强化程序意识,严格遵守法定程序。一方面持续强化执法人员的程序意识,组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厦门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程序规定》等法律法规规定。针对非接触性执法这一新的试点工作,制定出台《厦门市海沧区城市管理局利用电子取证执法的工作规程(试行)》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

  在执法过程中充分听取当事人的陈述申辩,保障当事人的权益。2021年以来,我局共复核了8件陈述申辩,组织6场听证会,通过听证会顺利推进案件办理。例如:宜家亲油烟扰民案,在案件听证会结束后,当事人向我局提出自行整改的申请,在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后,给予适当时间进行整改,既化解了矛盾纠纷又解决油烟扰民的问题,达到了人性化管理的目的,体现了执法不仅有力度,还有温度。一年以来,我局开展案件评议重大复杂案件讨论48宗,解决重大复杂案件中存在的认定事实、适用法律等方面的争议。

  二是遵循行政处罚裁量标准,使违法行为与罚责相适应。依据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制定的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标准,全面考虑、衡量违法事实、性质、情节及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在自由裁量权幅度内作出处理,促进行政执法科学、规范。

  三是发挥法律顾问的作用,为城管执法保驾护航。延续聘请律师作为法律顾问的做法,驻队律师参与案件调查取证,充分发挥律师专业优势、实践优势、职业优势,增强城管执法队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水平。2021年,我局推选2名符合条件的队员参加公职律师培训,进一步加强执法队伍法制化建设。

  (四)掀起学习宣传热潮,使行政执法有底气。打铁必须自身硬,认真贯彻“四个一”:一次集体培训、一场讲座、一组教学视频、每周一次集中学习。各中队通过每周组织开展一次学习讨论,围绕近期城管行政执法工作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通过自学的方式把法律、法规、规章的学习、研讨培训、总结经验与改进日常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升执法能力和思维。

  拓宽宣传渠道,营造宣传氛围。2021年,我局结合传统和新兴媒体,综合运用专题报告、访谈、短视频和专栏等形式,深入街道、村居开展普法宣传活动10次,发放4510份宣传手册(宪法、民法典、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物业条例、规划条例等),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大力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思想新战略,营造浓厚学习氛围。

  (五)多元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依法行政有创新。

  主动排查化解执法过程中的矛盾隐患,不定期走访基层群众,妥善解决民生问题,积极推进群体性事件的源头预防。大力推进主动创稳,排查化解、妥善处置,有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严格执行重大决策、重大项目、重大活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避免因决策不当引发社会矛盾。

  2021年,我局共接到复议案件7起(6起维持,1起调解);诉讼案件27起(26起驳回,1起原告自行撤回起诉)。积极处理各类来信、来访、市长专线反馈的问题,迅速予以回复和及时反馈,有序开展群众的信访投诉工作。

  同时,按照信访“路线图”的规定,依法办理信访事项和处理信访问题。持续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2021年,我局共接收区扫黑办移交线索11条,其中已办理完结11条,案件办结率100%;智慧城管平台5535件,案件办结率100%;联动平台135件,案件办结率100%;效能19件、信访转办件324件、12345平台6017件,案件办结率100%。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局在依法行政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三项制度”已经基本落实,但是落实不够深入、具体、全面,行政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存在一定差距,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强队伍建设。培养执法人员树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的观念,进一步提高执法队伍依法行政、遵纪守法的意识和工作水平;加强法制机构人员配备,提高法律专业人员比例,为城管执法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严肃查处执法不规范、执法形象不文明等其他违法违纪行为。

  (二)推进执法智能化。充分应用智慧城管系统,利用信息化平台辅助执法行动,着眼“实时、动态、精准”,不断提升市容管理精细化水平。智慧城管系统上线运行后,注重发挥信息技术优势,着力探索快速处置、一体化执法、移动执法等模式,变被动投诉为主动介入,主动监控,提升执法效能。

  (三)坚持学习常态化。坚持教育学习常态化的理念,不断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武装执法人员的头脑、指导城市管理实践、推动行政管理工作。要求执法人员以良好的工作状态迎接新一年的工作要求。2022年将采取岗位自学、技能比武、座谈讨论、拍摄教学视频等形式多样的方式进行培训,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办案水平和执法技能。建设一支能办案,会办案的执法队伍,为更高起点建设高素质高颜值国际一流湾区提供坚实的法治人才保障。

  厦门市海沧区城市管理局

  2022年2月22日

相关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