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沧街道
时间:2021-08-13 17:26

  海沧街道南起保税港区、建港路,延后井村石甲头社、京口岩山温厝社区和贞庵村分水线;东至兴港路,由兴港路向北延至蔡尖尾山;北延蔡尖尾山、文圃山;西至龙海市角美镇界线。

  1海沧街道概况

  人口面积

  海沧街道南起保税港区、建港路,延后井村石甲头社、京口岩山温厝社区和贞庵村分水线;东至兴港路,由兴港路向北延至蔡尖尾山;北延蔡尖尾山、文圃山;西至龙海市角美镇界线。总面积40平方公里,总人口数73057人(其中户籍人口44379人,流动人口28678人)。   

  

海沧湾

  政区划分

  海沧街道下辖海兴社区1个城市社区居委会,青礁、囷瑶、锦里、后井、渐美5个行政村和海沧、温厝2个“村改居”,古楼农场、海沧农场2个农场。  

  政区沿革

  海沧名称源于宋元时代,以海口和沧江各取一字为名,明嘉靖44年(公元1566年)归海澄县所辖,称为海沧镇。民国6年(1917年)为海澄第四区,1945年改为海沧乡公所,1958改为人民公社,割归厦门市管辖,1984年9月改为乡人民政府,1987年改乡为镇。1996年由集美区划归杏林区,2000年7月划归海沧投资区管委会管辖,同时原杏林镇所辖新安村、霞阳村和东孚镇所辖的祥露村一并划归海沧镇管辖,2003年10月归海沧区管辖,2006年3月海沧镇撤镇改设海沧街道和新阳街道,2014年12月,厦门市人民政府同意将海沧街道办事处分设为海沧和嵩屿两个街道办事处。 

  地理位置

  位于北纬24°25′18″~24°32′12″,东经117°57′13″~118°04′17″;地处厦门岛西部,海沧区南部,九龙江出海口北岸;东以厦门西港与厦门岛隔海相望,东南、南、西南隔九龙江与龙海市相望,西与漳州龙海市角美镇接壤,西北毗邻东孚镇,北隔蔡尖尾山与新阳街道为邻。其四至:南起保税港区、建港路,延后井村石甲头社、京口岩山温厝社区和贞庵村分水线;东至兴港路,由兴港路向北延至蔡尖尾山;北延蔡尖尾山、文圃山;西至龙海市角美镇界线。街道办公大楼于1994年1月开工,1998年12月竣工,1999年1月启用;占地5413.7平方米(其中2706.7平方米非街道所有),建筑面积11534平方米(其中6000平方米产权非街道所有),建筑物包括办公楼、文化站、养老院等,总投资1013.8万元;办公大楼坐落海沧新大街29号,电话区号0592,邮政编码361027。距海沧区5.5千米。

  名称来历

  唐代始为海滨聚落,三面环海,称海口,辖内有溪名沧江,宋元时期称海沧,又作海仓,有临海富裕之意,1940年设沧江镇。1942年设海沧区。1956年第四区改名海沧区,辖海沧乡等5乡。1958年设海沧公社,1984年改海沧乡,1987年海沧乡改镇。1990年设海沧台商投资区。

  2自然条件

  自然灾害

  影响本地的灾害主要有风灾、水灾、旱灾、地质灾害、赤潮、其它灾害如冻寒、雹害等。

  矿藏及其他自然资源

  从20世纪50年代起,海沧街道就已成为国内花岗石G623的重要荒料基地,至2005年,花岗岩G623年产量约4万立方米,90%以上出口,远销日本、东欧等地区。海沧镇后井海滩上的铁砂属滨海砂矿,磁铁矿砂达80%,面积1000平方米,厚1~20厘米。街道内植被为亚热带雨林,主要植被群落是:常绿针叶林、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丛生竹类、灌丛草坡。水产中的鱼类资源主要有石斑鱼、鲷鱼、鲈鱼、鳗鲡、罗非鱼、草鱼、鲢鱼;虾蟹类资源主要有长毛对虾、斑节对虾、三梭子蟹;贝类资源主要有牡蛎、花蛤、缢蛏、泥蚶。

  水文

  南部三面环海,北部为马銮湾,东部为厦门西海域,南部为九龙江入海口水域。海域约为18km2 。辖内江东引水工程水源来自北溪引水工程低干渠,途径龙海市境,在白礁进入海沧境。江东引水工程主要可灌溉龙海市角美、锦宅等6个镇及海沧区农田,年均饮水量600万立方米,灌溉面积1.34万亩,是海沧街道最重要水源。古楼水库位于古楼农场,牛屎溪流域,上游河长2.16公里,比降36‰,集雨面积1.82平方公里,可灌溉农田133.33亩,同时为海沧自来水水源,年供水30万吨。辖区有古楼、坞窟、龟山、三魁岭、岩坑、朝阳等12座水库,海堤长度7.042公里,水闸6座,北溪引水全长17.8公里。

  气候

  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长夏无冬,春秋相连。气温年较差小,为15.8℃,平均日较差为6.7℃,最高、最低温出现月为7月和2月,代表春季和秋季的4月和10月的平均气温为6.6℃和6.9℃,春季气温低于秋季;年降水量较大,降水变率相对同纬度大陆地区小。

  地形地貌

  地形以丘陵、台地为主,东南、东北临海,北面靠山,地势较为平坦。地貌从北而南呈“三高二低”特征:北部有海拔933米的天柱山脉,天柱山脉南侧是马銮湾沿岸的台地、平原,往南有蔡尖尾山、文圃山拔地而起,南部沿九龙江和厦门西侧海岸是较为平坦的台地。

  3经济概况

  2017年,街道财政总收入9.6亿元,本级财政收入4181万元,引进合同外资22476.63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500万美元。引进注册资金上亿元的纯外资企业3家,内资82.7亿元,盘活空间12.1万平方米,完成楼宇企业215家。完成规上工业产值49.95亿元,完成固投110.56亿元。

  4社会发展

  社会保障

  海沧街道积极统筹推进各项民生改善实事工程,不断创新社会治理,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大幅提高。辖区内低保户全部实现应保尽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100%。2017年累计发放各类慰问金、抚恤金、低保金、居家养老生活补贴共计1191.48万元。

  劳动就业

  继续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失业再就业工作。2017年全年新增就业4072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就业574人,完成率410%,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084人,完成率190%。

  教育

  现有公办学校6所,其中小学4所(海沧中心小学、锦里小学、青礁小学和华中师范大学厦门海沧附属小学),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外国语海沧附属学校),中学1所(华中师范大学厦门海沧附属中学),民办学校1所(建美小学),公办幼儿园1所(海沧幼儿园)。

  征地拆迁

  近年来,海沧街道坚持自加压力、不等不靠、持续攻坚,全力推进集成电路产业园、石甲头等重点项目征拆工作,拆迁和拆除提前半年完成全年任务,完成总量达到去年的6倍。2017年,街道共完成征地668.02亩,交地1644.26亩,完成拆迁总面积76.66万㎡,拆除598栋64.21万㎡,其中住宅签约147栋,住宅拆除269栋,封闭项目13个,实现征拆数量和质量同步提升。

  5基础设施

  邮政电信

  邮电局1处,各类邮政、物流服务齐全;全镇数字化电信服务网点遍布,邮政、通讯全覆盖。

  交通运输

  辖内沈海高速、319国道、324国道、即将通车的厦成高速、全线电气化鹰厦铁路、福厦高铁、龙厦高铁、厦深高铁穿境。嵩屿-角美、海沧-杏林公路连接319国道;海沧大桥接厦门岛,厦漳跨海大桥完工。距厦门机场仅10公里,海沧港规划32个万吨级以上泊位,已建和在建10万吨级、5万吨级泊位各11个。轮渡通厦门岛、同安、集美、龙海、晋江等地。

  6名胜旅游

  风景点

  大屿、圭屿省级白鹭自然保护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礁慈济宫。

  古迹

  有沧江桥,云塔寺。

  7城区市政建设

  园林绿化

  2011年末城区公园绿地113.4万平方米,人均10.67平方米;防护绿地390611平方米;道路绿地230.62万平方米;居住区绿地40.36万平方米。人均绿地8.91平方米。

  燃气

  供气系统等配套设施逐步完善。目前可提供氧气、氮气、氢气、氨气等多种工业气体产品,供应形式包括管道供气、槽车供应和气瓶供应。

  供热

  南部工业区已建成3台220吨/小时循环流化床锅炉,1台100MW抽凝机组供热发电。

  供电

  主要由省电网供电,拥有4台30万千瓦机组的海沧嵩屿电厂,50万伏的输变电工程建成,可按时间提供高、低压用电等。

  给排水

  辖内有日供水8万吨的自来水厂、原水日供能力6万吨,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97.8%,另设10万吨污水处理厂1座。

  公共交通

  1997年12月,厦门海沧特运公共交通有限公司成立,2006年6月更名厦门公交集团海沧公共交通有限公司。2011年底拥有12条公交线路。2004年7月,厦门市海沧交通服务有限公司成立,2005年10月海沧农客开通中小学校学生接送专车。2011年末辖内拥有6条农村客运线路,实现“村村通公交”。

  城市道路

  共建成城市道路33条,总长度约23公里。

附件下载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