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屿街道地处区境东南端,兴港路以东,马青路以南,九龙江出海口北岸,东以厦门西港与厦门岛隔海相望。
1嵩屿街道概况
人口面积
嵩屿街道是厦门市海沧区政府下属四个街道之一。辖区总面积35平方公里,总人口14.1万(常住人口7.4万,流动人口6.7万)。
嵩屿码头
政区划分
嵩屿街道下辖石塘、贞庵2个行政村,鳌冠、东屿、钟山3个村改居,海发、海达、海翔、海虹、海林、未来海岸、北附小7个社区居委会。
政区沿革
海沧名称源于宋元时代,以海口和沧江各取一字为名,明嘉靖44年(公元1566年)归海澄县所辖,称为海沧镇。民国6年(1917年)为海澄第四区,1945年改为海沧乡公所,1958改为人民公社,割归厦门市管辖,1984年9月改为乡人民政府,1987年改乡为镇。1996年由集美区划归杏林区,2000年7月划归海沧投资区管委会管辖,同时原杏林镇所辖新安村、霞阳村和东孚镇所辖的祥露村一并划归海沧镇管辖,2003年10月归海沧区管辖,2006年3月海沧镇撤镇改设海沧街道和新阳街道,2014年12月,厦门市人民政府同意将海沧街道办事处分设为海沧和嵩屿两个街道办事处,嵩屿街道于2015年6月24日正式挂牌成立。
地理位置
嵩屿街道地处区境东南端,兴港路以东,马青路以南,九龙江出海口北岸,东以厦门西港与厦门岛隔海相望。街道办公大楼是原城管执法局办公楼,位于嵩屿街道辖区范围内,办公楼5层,办公用房面积979平方米,另有单栋2层约500平方米的食堂及操作间、库房宿舍。办公大楼坐落于海沧嵩屿路116号,电话区号0592,邮政编码361026。
名称来历
唐代始为海滨聚落,三面环海,称海口,辖内有溪名沧江,宋元时期称海沧,又作海仓,有临海富裕之意,1940年设沧江镇。1942年设海沧区。1956年第四区改名海沧区,辖海沧乡等5乡。1958年设海沧公社,1984年改海沧乡,1987年海沧乡改镇。1990年设海沧台商投资区。2014年12月,厦门市人民政府同意将海沧街道办事处分设为海沧和嵩屿两个街道办事处。
2自然条件
自然灾害
影响本地的灾害主要有风灾、水灾、旱灾、地质灾害、赤潮、其它灾害如冻寒、雹害等。
矿藏及其他自然资源
水产中的鱼类资源主要有石斑鱼、鲷鱼、鲈鱼、鳗鲡、罗非鱼、草鱼、鲢鱼;虾蟹类资源主要有长毛对虾、斑节对虾、三梭子蟹;贝类资源主要有牡蛎、花蛤、缢蛏、泥蚶。
水文
南部三面环海,北部为马銮湾,东部为厦门西海域,南部为九龙江入海口水域。海域约为18km2 。辖内江东引水工程水源来自北溪引水工程低干渠,途径龙海市境,在白礁进入海沧境。江东引水工程主要可灌溉龙海市角美、锦宅等6个镇及海沧区农田,年均饮水量600万立方米,灌溉面积1.34万亩,是海沧街道最重要水源。古楼水库位于古楼农场,牛屎溪流域,上游河长2.16公里,比降36‰,集雨面积1.82平方公里,可灌溉农田133.33亩,同时为海沧自来水水源,年供水30万吨。辖区有古楼、坞窟、龟山、三魁岭、岩坑、朝阳等12座水库,海堤长度7.042公里,水闸6座,北溪引水全长17.8公里。
气候
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长夏无冬,春秋相连。气温年较差小,为15.8℃,平均日较差为6.7℃,最高、最低温出现月为7月和2月,代表春季和秋季的4月和10月的平均气温为6.6℃和6.9℃,春季气温低于秋季;年降水量较大,降水变率相对同纬度大陆地区小。
地形地貌
地形以丘陵、台地为主,东南、东北临海,北面靠山,地势较为平坦。地貌从北而南呈“三高二低”特征:北部有海拔933米的天柱山脉,天柱山脉南侧是马銮湾沿岸的台地、平原,往南有蔡尖尾山、文圃山拔地而起,南部沿九龙江和厦门西侧海岸是较为平坦的台地。
3经济概况
2015年,街道财政总收入97240万元,街道财政收入3433万元,规上工业实现产值8.00亿元,批零149.42亿元,社零14.31亿元,完成自贸区招商812家,已落地1018家企业。
4社会发展
社会保障
统筹推进各项民生改善实事工程,不断创新社会治理,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大幅提高。辖区内共有低保户146户,283人,实现应保尽保。发放低保金60.2万元、医疗救助金22.23万元,各类临时救助金11.33万元,为重点优抚对象、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发放各类慰问金、生活补助359.48万元。2015年度,共有262人参保被征地人员基本养老保险,政府补贴金额达5378300元4313人参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100%;12437人参保城乡医疗保险,街道财政补贴1122472元。为267位村(居)民办理医疗费用困难补助申请审核,补助金额80.31万元。做好退休人员管理工作,接收251位纳入社会化管理退休人员。
劳动就业
2015年度,累计培训136人次,共有4547人实现就业。指导申请小额担保贷款6人,劳动密集型小企业1家,贷款金额200万元。落实各项再就业补贴优惠政策,审核认定就业困难人员457人,认定灵活就业人员239人,审核发放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284.15万元,审核发放被征地人员及退养渔民上岗就业补贴62850元。
教育
现有公办学校14所,其中小学5所(延奎小学、天心岛小学、育才学校、鳌冠小学、钟山小学),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北师大海沧附属学校、双十中学海沧附属学校),中学1所(实验中学),民办学校2所(育斌学校、龙山小学),公办幼儿园6所(实验幼儿园、天湖幼儿园、绿苑幼儿园、未来之星幼儿园、新绿幼儿园、绿苑海景幼儿园)。
征地拆迁
嵩屿街道力促征地拆迁新突破,围绕重点道路、重点产业、重点片区建设发展需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攻坚克难,充分运用综合执法策略、保障施工策略、抢时推进策略等多种策略全力以赴推进征拆。2015年,完成征地1430.95亩,交地943.53亩,拆迁324栋(宗)41.83万平,拆除377栋(宗)31.05万平,封闭项目12个。为辖区内市政配套、公共设施、产业项目建设的加快推进提供基础保障,促进项目早日建设、早出效益。
产业发展
嵩屿街道集中了海沧区委区政府绝大部分行政单位,是海沧区海投集团、城建集团、海旅集团“三大国企”的总部所在地,拥有厦门市岛外首座税收破亿的楼宇,全市首个公务自行车系统及近10万平米的海沧体育中心、厦门市最长的带状公园。继上海、天津、大连之后的第四个国际性航运中心——厦门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坐落街道;厦门最大的天虹商场——海沧天虹商场,以“百货+超市+X”的业态组合模式坐落于嵩屿街道海虹社区;紧依美丽海沧湖的大摩阿罗海城市广场,集吃、娱、玩、乐、购于一体的大型商贸综合体,是海沧最繁华的商业街区;有望被打造成为“岛外中山路”集餐饮娱乐购物一条街的海富路,也是海沧目前唯一步行街。集中了温德姆、鼓浪湾等多家五星级以上的酒店,以融信、泰地中心、东南国际航运中心为依托的CBD日渐显现。
5基础设施
邮政电信
邮电局1处,各类邮政、物流服务齐全;数字化电信服务网点遍布,邮政、通讯全覆盖。
交通运输
辖内沈海高速、319国道、324国道、即将通车的厦成高速、全线电气化鹰厦铁路、福厦高铁、龙厦高铁、厦深高铁穿境。嵩屿-角美、海沧-杏林公路连接319国道;海沧大桥接厦门岛,厦漳跨海大桥完工。距厦门机场仅10公里,海沧港规划32个万吨级以上泊位,已建和在建10万吨级、5万吨级泊位各11个。轮渡通厦门岛、同安、集美、龙海、晋江等地,拥有唯一通往鼓浪屿、岛内客运码头的嵩屿码头。
6名胜旅游
风景点
火烧屿、大兔屿、大屏山、海沧湾公园、厦门儿童公园
7城区市政建设
园林绿化
2011年末城区公园绿地113.4万平方米,人均10.67平方米;防护绿地390611平方米;道路绿地230.62万平方米;居住区绿地40.36万平方米。人均绿地8.91平方米。
燃气
供气系统等配套设施逐步完善。目前可提供氧气、氮气、氢气、氨气等多种工业气体产品,供应形式包括管道供气、槽车供应和气瓶供应。
供热
南部工业区已建成3台220吨/小时循环流化床锅炉,1台100MW抽凝机组供热发电。
供电
主要由省电网供电,拥有4台30万千瓦机组的海沧嵩屿电厂,50万伏的输变电工程建成,可按时间提供高、低压用电等。
给排水
辖内有日供水8万吨的自来水厂、原水日供能力6万吨,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97.8%,另设10万吨污水处理厂1座。
公共交通
1997年12月,厦门海沧特运公共交通有限公司成立,2006年6月更名厦门公交集团海沧公共交通有限公司。2011年底拥有12条公交线路。2004年7月,厦门市海沧交通服务有限公司成立,2005年10月海沧农客开通中小学校学生接送专车。2011年末辖内拥有6条农村客运线路,实现“村村通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