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垵五祖拳
来源 :海沧区政府 时间:2022-02-17 15:58

         五祖拳是南少林拳的流派之一。清末泉州人蔡玉明以太祖拳为基本功底,综合其他门派拳法的特点创立“五祖拳”又称“五祖鹤阳拳”。清末民初,蔡玉明的弟子沈扬德到新垵,收邱剑刚为徒,在新垵邱氏宗族创立海瀚角武馆、上宅角武馆、东社角武馆、大门前角武馆、下堂庵角武馆、大岑角武馆等六个武馆立堂号为“鹤阳堂”, 馆名“新江国术馆”创办了“玉明武术研究会”,整理了三战教授法及新编“新八法”,从此五祖拳在厦门及新垵开始流传下来。

    当时新垵有闽南出名的武术家邱思志、邱剑刚(乌铁师)、邱衡煌、何苏武、邱加注、邱继仕、邱天乞、蔡瑞全、叶峇连、邱思炭,号称沈阳徳门下“十大虎将”。1937,抗日战争爆发,日军占领了厦门, 沈扬德被迫出洋,其弟子也星散在闽南一带设馆传徒。1947年,邱思炭主持新垵武馆,重兴五祖拳鹤阳馆和“新垵玉明武术研究社”,从而推进了新垵武术事业的发展。1964101日,新垵村成立了“玉明武术新垵村研究社”,邱思炭弟子邱跃土(时任村长)出任馆长。“文革”期间,新垵村有志青年也从未间断练武,70年代起在省级的各项比赛中不断获得佳绩。新垵村从此成为著名的武术之乡。

新垵五祖拳总体可分为拳术套路及对练技术等内容。拳谱套路有80套,共120多个动作。套路的组合讲究精神气力,脚步手法,着重于攻防兼顾,进退有据。对练徒手技术转变灵活,善于利用压技、撬技等各种技法连粘,如太极推手,以柔克刚,以刚制胜等。五祖拳是我国传统武术文化的一部分,历史悠久、传承有序,侧重于锻炼身体、自卫防身,是值得保护、弘扬的一项体育竞技活动。

20076月,新垵五祖拳被列入厦门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同年9月,被列入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06月,新垵五祖拳传习中心在新垵村新江武术馆正式挂牌成立。政府主管部门的扶持和指导下,海沧区不断完善新五祖拳传习中心的建设,把新江武术馆建设成为五祖拳的传承和保护基地,并积极支持和组织新五祖拳参加省内外各级武术比赛,重点建设和培植新江中心小学的“五祖拳学习课程”,使五祖拳以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的形式走进区内部分小学的课堂,使新垵五祖拳成为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

五祖拳在新垵落地生根以来,经过数十年的传承与发展,涌现出一批批优秀的传承人。目前被评为新垵五祖拳省级代表性传承人4名(邱大昕已故、邱武耀已故、邱靖娜、邱明全),市级代表性传承人5名(邱志刚、邱文亮、林国强、邱晟栋、邱晟樑),区级代表性传承人9名。

8、2005年新加坡玉明国术研究会到新垵村交流武术

 

10、邱武耀免费当新江小学五祖拳教练

 

1935年新安武术队参加武术比赛得奖

 

1979年全国武术观摩交流赴京留念

 

2014年文化遗产日五祖拳展示

 

 

 

参赛奖牌

 

从小立志学武,武术的修为和武德一起培养。

 

第一批省市级五祖拳代表性传承人

 

两岸交流活动

 

区文化馆五祖拳免费培训

 

日本极真空手道西田秀夫访文新江武术馆

 

沈扬德

 

台湾拳友与日本拳友交流

 

图片说明:新垵五祖拳邱大昕师傅在给学生传授技艺 摄影者:杨陆辉 

 

五祖拳亮相文博会(海阳武术馆供图)

 

一代宗师蔡玉鸣

 

与台北体育会武术委员会交流

 

与外国友人交流(海阳武术馆供图)

 

附件下载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