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船制作技艺(海沧)
来源 :海沧区政府 时间:2022-02-17 17:48

  海沧东屿位于海沧街道东北面,东临厦门东渡港,村民大多以出海为生,船只是必不可少的生产工具。掌握造船技艺的村民李量花、李亚表、郑区成把造船技艺传承至今。

  基本内容:安放龙骨、钉龙骨翼板和两边水底板;安装隔舱板、铺设“肋骨”、雕制弯曲形的船壳外板及舱面甲板;结构完成后,用“桐油灰”掺揉“竹丝”挤塞粘缝;最后安龙目、树桅、张帆。

  构造独特:普遍采用传统的分格式水密舱结构,隔板下方靠近龙骨处,左右各有“肚脐”既可排水,又可防漏。全船首尾依次排列头禁、假肚、五肚、官厅、水柜、尾踏、坡边、前刊后刊、柴盐舱、驾驶台等,设置“十二生肖”标记于整船的不同位置。

  选料要求:主要材质是油松、樟木、杉木。龙骨多用东北油松,长期泡水不易腐烂。隔舱板多用杉木或樟木,铁钉入木后不易开裂。舱板、船壳板采用长杉,较有韧性,有利雕制成弯曲弧形船壳。龙骨首尾、梁座、梁头等多杉木或樟木。船舵、木碇则最好用质地坚硬的铁力木、柚木等。主桅杆、前后桅则选用“老福杉”或进口的“铁木”等。选料的优劣事关整船的质量,品位及安全生产的可靠性,需要特别考究。

  造船习俗:“安龙骨”、“安龙目”、“钉头根”、“拔落令”(船下水)这四道工序最受重视。必须预先择定良辰吉日,并在大潮、涨潮之时,备办牲祀、果品等物,敬神求助,期盼顺风顺水出航,满载荣归泊澳。

  特定船联:

  龙目联:“龙头生金角,虎口发银牙”。

  中桅联:“大将军八面威风”。

  头桅联:“二将军开路先锋”。

  尾桅联:“三将军顺风相送”。

  该项目于2020年11月入选海沧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文字和图片来源:郑区成

 

 

 

 

 

 

 

 

 

 

 

 

 

 

 

 

 

 

 

 

 

 

 

 

 

 

 

 

 

 

 

 

 

附件下载
分享: